“免費送您家電等物品!”
當你聯系客服或掃描二維碼后
卻進入了一個做任務群?
這是又一個刷單套路!
萬變不離其宗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
拒絕此類詐騙套路
詐騙套路
套路一
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宣傳單,根據非法手段獲取的受害人信息,將內含虛假中獎宣傳單的包裹郵寄給受害人,又通過電話催促受害人取件后,誘導其轉賬匯款,從而達到詐騙目的。
套路二
通過手機短信、互聯網發送中獎信息,利用人的占小便宜心理,用價值不大的“利”,吸引受害人的興趣,慢慢消除戒備心理,最終騙取錢財。
套路三
詐騙分子以 “年會”“周年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抽獎活動為由,讓人相信自己是中獎“幸運者”,接著以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理由,誘導受害人轉賬到指定賬戶,借此騙取錢財。
典型案例
一天,李女士收到了一條短信“恭喜您被選中成為我們的幸運用戶,只要點擊鏈接參與活動,即可免費獲得一臺價值 5000 元的品牌冰箱。”李女士看到短信后非常心動,便點擊了鏈接,進入了一個看起來非常正規的活動頁面。
在活動頁面上,李女士填寫了個人信息,并按照提示等待“免費冰箱”的寄送。沒過多久,李女士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活動主辦方的客服人員,并告訴李女士“由于參與活動的人數眾多,需要她幫忙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才能盡快安排冰箱的寄送。這些任務就是在指定的電商平臺上進行刷單操作,每完成一單任務,李女士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傭金回報。”
李女士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客服人員不斷地勸說她,聲稱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僅可以免費獲得冰箱,還能賺錢。最終,李女士被說服了,決定嘗試一下刷單任務。客服人員給李女士發送了一個刷單任務的鏈接,李女士按照要求在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件價值 100 元的商品,并將訂單截圖發送給了客服人員。沒過多久,李女士就收到了105元的返款,其中5元是傭金。
看到真的能賺錢,李女士的警惕心逐漸放松了下來。客服人員接著又給她發送了一些金額較大的刷單任務,李女士都毫不猶豫地完成了。隨著刷單任務的金額越來越大,李女士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當她完成了一個價值 5000 元的刷單任務后,客服人員卻告訴她,由于系統故障,需要她再完成一個價值 10000 元的任務才能提現。李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但此時她已經投入了數萬元資金。
詐騙類型的特點
01 誘惑力大
“獎品豐厚”,多為電腦、手機、智能手表等貴重物品,誘惑力極大,容易讓人放松警惕,沉迷其中。
02 詐騙成本低
犯罪方法簡單、易操作。犯罪分子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制作電子信息進行詐騙,無需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
03 “領獎”方式獨特
領獎方式多為異地郵寄,不能直接領獎。受害人想要得到獎品必須先支付各種費用,比如公證費、手續費、稅費、快遞費等,不能直接從獎勵中扣除。
警方提醒
堅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當我們收到“免費送家電等物品”的消息時,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所謂的“免費物品”往往是騙子設下的誘餌,目的是引誘我們陷入刷單騙局。我們要學會理性判斷,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及時核實活動的真實性
如果我們對某個“免費送”活動感興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核實其真實性。比如,可以查詢活動主辦方的官方網站、客服電話等,確認活動是否真實存在。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識別活動頁面的真偽,避免進入釣魚網站。
拒絕刷單行為
刷單是一種違法行為,同時也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段。我們要堅決拒絕參與任何形式的刷單活動,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陷入詐騙陷阱。如果有人以各種理由要求我們進行刷單操作,我們要立即警惕起來,遠離這些人。
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
在參與任何活動時,我們都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姓名、電話、地址、銀行卡號等敏感信息透露給陌生人。騙子往往會利用我們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所以我們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及時報警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可能被騙了,要及時報警,向警方提供盡可能多的線索,以便警方盡快破案。同時,我們也要及時通知銀行等金融機構,凍結自己的賬戶,避免資金進一步損失。
來源:貴州省反詐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