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個老朋友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失業的話題。
她說她的一個親戚,原本做文職的,去年年底被裁員后跑去北上廣找工作,結果連個像樣的崗位都沒有。
你要說沒工作機會吧,其實也不是。
體力活、外賣、保潔、裝卸工那類崗位確實不少,可她之前在辦公室干慣了,現在年紀也不小了,真做不了那些活。
尤其是人到中年,職場上既拼不過年輕人,又沒有高管經驗,連面試的機會都難得一個。
現在她在家全靠丈夫一份工資和父母那點退休金支撐日子。
好在還有父母兜底,要不然一家三口都得喝西北風。
她原本給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現在也一咬牙全停了。
一是錢撐不住,二是不想讓孩子太卷,怕給娃整出心理問題來。
你可能以為她是個例,其實這已經是很多家庭的常態了。
不只是失業,更是“活法”在崩塌
現在這年頭,不光是找不到工作,更關鍵是生活方式正在被迫改變。
以前靠一份穩定工資,養家糊口、孩子上課、老人生病、偶爾旅游,雖談不上富裕,但總歸有盼頭。
可現在,很多人即便有工作,也是時薪計費、不交社保,明面上是“自由職業”,實際上是“隱形失業”。
各地政府也在想辦法,比如江西推出“夜市創業補貼”,鼓勵大齡失業者去擺攤,給5000元設備補貼,只要能穩定干6個月,就能把攤位設備拿走。
但問題是——不是誰都能擺攤。你會做飯嗎?你愿意和城管躲貓貓嗎?你能每天從早站到晚、風吹日曬地吆喝嗎?
對很多曾在辦公室上班、寫文案做表格的中年人來說,這不是轉型,是降維打擊。
現在最怕的,是負債和“面子病”
經濟下行期,最怕的不是沒錢花,而是還有債務、還想撐面子
不少人前幾年手里有個二三十萬,就學別人買學位房、搞投資、開店創業,結果樓市冷了,店鋪虧了,連本金都搭進去。現在想后悔都來不及。
時代不一樣了,掙錢不再靠沖動和膽子,而要靠精打細算和認清現實
不要輕易辭職,不要輕易創業,更不要輕易去借錢放杠桿。
你羨慕別人月入兩萬,卻看不到人家背后是怎么拼命熬出來的。
如果你連日常工作都需要別人催著盯著,那真心建議你——踏實點活著,別幻想一步登天。
最靠譜的,是身體和心態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很多事情不是你錯了,而是你慢了。
你能做的,不是焦慮、不是什么都想試一遍,而是先守住底線。
- 控制消費,少買沒必要的東西
- 穩住情緒,別人賺錢是別人的命
- 守好身體,再難也別熬垮自己
- 留點存款,哪怕一兩萬,心里也踏實些
經濟不好時,不跑錯方向比跑得快更重要。
把姿態放低,把事做好,剩下的,交給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