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東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健康東營 你我同行”提振消費專場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與婦幼健康科副科級干部王娜就適齡婦女健康服務供給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構建全鏈條服務網絡,推動服務供給多元化
東營市整合婦幼保健資源,形成覆蓋“產前—產時—產后—中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鏈條。在產后康復領域,采用生物反饋、磁刺激、電刺激等先進技術,通過手法矯正、儀器理療及個性化飲食指導,幫助產婦實現盆底功能康復和骨盆形態矯正,顯著改善體態問題,提升女性自信心。同時,東營市注重中西醫結合創新服務模式,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將雷火灸、中藥貼敷等傳統療法與現代技術結合,應用于暖宮排淤、頸肩腰背疼痛治療等領域,服務人群從產后女性延伸至中青年、更年期及老年女性群體。
強化服務能力建設,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
為滿足群眾多樣化、多時段需求,東營市婦幼保健機構多措并舉優化服務能力。在傳統產后康復基礎上,新增射頻修復、乳房疏通、妊娠紋淡化等特色項目;通過電刺激和手法干預等乳腺疏通服務,提升母乳喂養成功率,惠及2000余名產婦。同時,推出“延時服務”“周末診療”“上門產康”等便民舉措,為職場女性、哺乳期寶媽提供彈性化服務,累計開展延時服務超5000人次,上門服務超千例,切實解決群眾“就醫難”問題。在技術支撐方面,引入法國杉山盆底康復儀、超聲光乳腺診斷系統等先進設備,實現精準篩查與治療。以河口區為例,將盆底篩查納入女職工查體套餐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率同比下降30%,早篩、早診、早治成效顯著。
深化健康管理理念,推動服務關口前移
東營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將健康管理關口前移至產前階段。各機構在孕期即開展哺乳指導和乳腺炎預防宣教,降低產后乳腺疾病發生率;產后一周內介入低頻脈沖電刺激、中藥熱敷等子宮復舊干預措施,縮短惡露排出周期。針對人工流產術后女性,推廣子宮復舊儀服務,累計服務近200人次,復舊不良率較未干預者降低50%,顯著減少遠期并發癥風險。
“拓展女性健康服務供給”是釋放健康消費潛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市衛生健康委將進一步凝聚共識、創新機制,為全市女性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更溫暖的健康服務,為全面推進“健康東營”貢獻更大力量。(大眾新聞記者 鞏奕含)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