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UFO——宇宙星槎
黎荔
《論語》中有句話,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圣道不行,乘槎浮海,“槎”字是木筏、小船的意思。如果將“槎”字和“星”字,組成“星槎”這個詞,那就有意思了。什么是“星槎”?“星”指的是星星,“星槎”當然指穿行在星星間的筏子,或是夜晚斑斕星空下行駛的船只。其實在古代,古人將不明飛行物也稱為“星槎”,所以“星槎”與現代人所稱的外星飛船類似。
在晉朝人張華的《博物志》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民間有傳說,銀河與大海相通。有一個人住在海邊,每年八月都看見有木筏從海上漂來,未曾誤期。有一年,他在木筏上建了樓閣,帶了足夠多的的糧食,便乘著木筏離開了家。最初他還能看見日月星辰,后來天地混沌,甚至不能明顯地感知到晝夜更替。漂流了十多天,他到了一個類似城市的地方,屋舍排列嚴整,宮中有很多織布的女子,河邊一個男人在飲牛。看到來人,飲牛人驚問他是如何來到這里的。這個人解釋了來到的緣由,并問這里是什么地方。飲牛人答非所問:“你回去之后到蜀都,去問一個叫嚴君平的人,他會告訴你這些。”
這個人沒有上岸,回到家之后按照飲牛人叮囑的,去蜀地尋訪嚴君平。聽聞他的來意,嚴君平說:“某年某月某日,有一顆客星犯牽牛星。”而計算年日,恰好是這個人乘槎去海直通銀河的日子。這個傳說在諸多古籍中都有記載。《荊楚歲時記》記載說,乘星槎到了銀河的人,正是奉命出使西域的張騫,還說他離開銀河回家時,飲牛男人塞給了他一塊石頭,后來這塊石頭被東方朔認出來,正是織女的支機石……
在沒有宇宙飛船的古代,人們在想象中憑借浮槎往來星河,遨游太空。這個傳說故事映射著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飛天夢,也勾勒出一幅古人幻想在天宮騰云駕霧、逍遙自在的美好畫面。到底是祖先們腦洞極大,僅憑浪漫想象就足以抵達自己胸懷中的銀河,還是在漫長歷史中的某個時空縫隙,曾有星槎來客(外星造訪者)從天而降、給過祖先們以啟示?
我遙想如果有那樣的可能,應該發生在上古神話時代與星際紀元的交疊時空。黃帝極有可能是高等文明傳遞知識的使者,他的“軒轅星槎”由一種名為“璇璣玉衡”的神秘材料制成(“璇璣玉衡”出自中國古籍《尚書·舜典》,原文是“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由于記載簡略,含意難以理解,從漢代起就產生兩種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說,即北斗七星;一主儀器說,天文之器。)這種材料具有強大的能量和磁場,可以產生強大的推進力和防護力,使得飛行器能夠在宇宙中自由翱翔。黃帝利用這種飛行器進行了多次星際旅行,探索了多個星球和文明,并將這些知識和技術帶到了地球。當他在二十八宿星圖導航儀指引下,駕著“軒轅星槎”在地球緩緩降落,映射的光斑在幽暗中流轉,將船身映照得如同漂浮的銀河。而最終完成地球開拓之功業后,黃帝也是乘著“軒轅星槎”離開地球,去往其他星球的。他的飛行器騰空而起,在民族集體記憶中被神化為“馭龍升天”的神跡。古人對無法理解的光影現象進行神話轉譯,“龍”這一神秘的超自然生物,也許是古人對曲速引擎尾跡的目擊記錄。
每片星星云中都有億萬個世界,其中絕大多數在黑暗中生生滅滅,我們全不知曉,而我們的世界他們也一無所知。但一定存在某些小概率事件,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排除宇宙星槎曾經到訪過地球。我想象某個遙遠的夏夜子時,夜半人靜,星垂四野,長安觀星臺上方突然裂開紫色光隙。伴隨著天開一線、赤光燭地的異象,三艘梭形星槎降落在未央宮前的天街正中。每艘槎舟長三十丈許,月光照在槎舟通體非金非玉的材質上,泛起水銀般的瀲滟光澤。槎舟底部現出形似八卦的神秘圖紋,卻是由萬千螢火蟲大小的光粒組成。身著流銀衣甲的生物從光幕中走出,其面容如三星堆縱目人般奇特扭曲。他手持能投射立體星圖的玉璧,好像要弄清楚船體躍遷瞬間,所來到的這片星域的時空坐標。當宮中急報,漢宮皇帝披衣而起,在虎賁軍的執戟拱衛中,他驚慌失措來到堂前。此時星槎底部釋放的引力波紋,竟使百名羽林衛的青銅劍同時懸浮空中,寒光閃閃,如同萬兵來瞻。卯時初刻,東天泛起魚肚白,槎舟表面的星圖忽然加速流轉,那是星槎重新開始量子躍遷前的震顫。它們升空時毫無《淮南子》所述“雷車轟轟”之聲,倒像琵琶女收撥時那一聲冰弦顫音。星槎飛去,光紋流轉,最后一抹幽藍光暈,隨著天穹裂隙彌合而悄然消失,夜晚的一切如同從未發生過。
茫茫宇宙,無邊無際,宇宙中的一切都被困于絕對極速,從任何一片星星云飛向下一片都需要億萬時間顆粒,甚至從一顆星星飛向另一顆也要耗費漫長的時間。因此,星際間穿行的高維生物,需要擺渡所用的舟筏,這就是星槎。那些被共工撞裂的蒼穹傷口,其實是宇宙星槎量子躍遷的出口。銀河從缺口倒灌人間,其實是星槎降臨所帶來的潮汐引力。
我喜歡星槎這個美麗的詞,飛在天上的舟筏。星槎的叫法類似于如今的UFO,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中式UFO。不知為什么,讀出“星槎”二字,幽靈般的外太空探索飛行器,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壯觀,不是恐怖,而是一種……親切感——因為,那是星星的小筏子呀!星槎上的勇者,踏上的是讓人無法想象的孤獨旅程——在那太空幽深的黑暗之中,星槎使者懷著探尋世界之秘密的心,深信不疑地潛入那無盡的深淵,不知道自己將到達何方?又能去往何處?只是帶著那一份追逐,朝著前方一直走下去。
當青銅饕餮與量子躍遷在時空的褶皺中重疊,那些被刻錄在甲骨與竹簡上的上古神跡,實則是人類用不同認知維度書寫的同一本啟示錄。每個文明紀元都在重演仰望星空的宿命輪回,也許我們此刻稱作科學的奧秘,也終將成為后人膜拜的神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