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從相約建黨的“南陳北李”到如今的國家復興,中國人民經歷了太多太多,那段永遠逝去的歷史時光里,藏著厚重的家國情懷。
他們從來不曾知道心中的革命信仰是否正確,是否會開花結果,但依舊不曾動搖過,他們的偉大和悲壯比我們想象的更加令人深刻。
一百年過去了,如今的你還記得陳延年和陳喬年兩位烈士嗎?
他們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創建者陳獨秀的兒子,也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斗爭中數一數二的英雄。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他們誓死不屈,還在獄中鼓勵其他同志的革命士氣,他們短暫的一生光明而又燦爛。
1989年,隨著一篇尋女文章的發表,陳家兄弟二人再次出現在我們視野,陳喬年唯一的女兒可能還活著。
那么陳家兄弟究竟經歷了什么?陳喬年的女兒又是如何丟失的?最后他的女兒找到了嗎?
寧死不跪陳延年
陳延年,陳獨秀的長子,他是聽著革命故事長大的,12歲時就接觸了革命黨人月霞和尚,后來更是立下一生救國救民的偉大誓言。
陳延年是我黨歷史早期最負盛名的政治活動家,青年時期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探索救國之道,隨后和趙世炎、周恩來等人相談甚歡,還一同組建了旅歐共產主義組織青年團。
1923年3月,陳延年因為突出表現被組織看重,獲得了去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的學習機會,在這里陳延年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并逐漸成長為一位真正的共產黨黨員。
心懷抱負的陳延年在1924年回國,他滿腔熱血地投入到中國革命事業中去,最早他以特派員的身份前往廣州活動,后來又升任兩廣區委秘書長、組織部長,并于次年接任兩廣區委書記。
他雖然是陳獨秀的兒子,但他從小自立自強,一直打工養活自己,所以他能夠體會普通勞動人民的苦楚。
平常的日子里他也會深入到工人群眾中去,了解他們的底層生活,比如他為了真正融入拉車工人,親自去學習如何去拉人力車。
后來在他堅持不懈的推動下,人力車工會成立,工會做了很多努力提升人力車工人的待遇,很多工人受他影響成為堅定的共產黨員。
貧苦無依的農民群眾也是陳延年團結的對象,他不辭勞苦去各地宣揚革命思想,他的堅持和認真也感動著前來聽課的百姓和農民,他們不自覺地跟隨陳延年革命的步伐,開始為國家命運而斗爭。
廣東省那時是共產黨的根據地,它的一舉一動輻射帶動全國革命形勢,為此陳延年特地整頓整體領導機構,加強群眾團結,最重要的是他組建了軍事委員會。
陳延年為了發揮軍事委員會的作用,和周恩來秘密配合輸送了很多黨員到黃埔軍校學習軍事指揮,當年的黃埔軍校第一批學員中就有著大量的共產黨黨員,為我黨后期武裝奪取政權打下基礎。
1924年11月,陳延年和黨組織成員說服孫中山在廣州成立了一支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有150人分為三個排,這是我黨第一支武裝力量。
后來從黃埔軍校畢業的黨員和共青團員共同成立了葉挺獨立團,是我黨直接領導和掌握的正規武裝力量,在后期的北伐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除此以外陳延年也十分注重革命干部的培養,每一屆學習班他都親自過問,從招生、課程、教員到畢業后期分配,他還通過各種形式將馬克思主義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
廣州在他帶動下,革命隊伍和熱情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為全國共產黨黨員最多,機構形態最完善,軍事力量也最強硬的地區。
1927年蔣介石為了權利發動大革命政變,隨后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抓捕共產黨黨員,尤其是上海,一直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
陳延年去上海參加了一場重要會議,結果不幸被捕,不過陳延年從小皮膚黝黑,獄警一開始時就把他認作普通工人,800元就可以被贖出來。
后來陳延年的舊敵吳稚暉意外得知此事,立刻將這件事通知了上海警備司令和國民黨當局,陳延年因此得到了嚴酷拷打,不過陳延年始終沒有多說一個字。
1927年7月4日陳延年被秘密處死,臨行前陳延年臨死不跪,最后被惱羞成怒的敵人亂刀砍死,拋入滾滾而去的黃浦江。
陳延年結束了他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但是他不屈不撓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周圍的同志,也包括他的弟弟陳喬年。
陳喬年
陳喬年,陳獨秀的次子,他從小一直追隨哥哥陳延年,一樣地求學之路,一樣地革命信仰,一樣地堅貞不渝。
從莫斯科回來后,陳喬年先是在北京擔任組織部長,后來為了進一步宣傳革命思想,創辦了一家印刷廠,白天正常營業,晚上秘密印刷革命宣傳冊。
北方黨組織領導是李大釗同志,李大釗坐鎮后方正確指揮,陳喬年從旁認真協助,兩人配合默契將北方的革命事業搞得有聲有色,即便北方局勢十分嚴峻,工人起義依舊如火如荼地開展。
陳延年一生未婚,陳喬年比哥哥幸運一點,他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一個志趣相投的革命伴侶-史靜儀,史靜儀先后孕育一兒一女,兒子叫陳紅五,女兒叫陳長鴻。
陳喬年白日奔波于革命事業,夜晚享受家庭溫暖,有過一段幸福的日子,不過隨著白色恐怖的到來,他的處境也越發艱難。
后來哥哥的死訊讓他一夜長大,他不顧危險接下哥哥的重擔,與其他的黨員重建上海基層組織。
也是那一年陳喬年突然想通了,不再糾結過去與父親的小矛盾,時不時帶著兒子陳紅五來看望老父親陳獨秀,珍惜為數不多的平凡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陳喬年因為叛徒唐瑞林的舉報被捕入獄,不過唐瑞林并不認識陳喬年,他只知道參加會議的人員中有一個是陳喬年,是陳獨秀的兒子。
眾人因為陳延年的不幸遭遇,想為陳家留下一個火種,監牢里周之楚同志同意頂替陳喬年的身份,來換取陳喬年的性命。
不過由于周之楚同志的父親不知道內里詳情,當他拿著錢財來贖自己的兒子時,破壞了整個計劃。
國民黨對陳喬年的身份心生懷疑,最終導致這次營救失敗,陳喬年也得到了敵人殘酷的折磨,最終落得死無全尸。
死之前陳喬年自己反而很釋然,他相信他的犧牲一定會給后人帶來幸福,他相信共產主義一定可以救中國。
他的妻子史靜儀因為忙著營救陳喬年,導致兒子因缺乏照顧生病夭折,而她本想殉情陪伴丈夫,但是她還懷著孩子,最后拼命給陳喬年生下女兒。
陳長鴻是兩位英雄留下的唯一血脈,也是陳獨秀先生臨終前唯一牽掛的孫女,只可惜她生不逢時,一直流落在外不能與親人相見,成為史靜儀和陳獨秀一輩子的遺憾。
多年尋女
陳長鴻出生時,母親史靜儀上了國民黨重點追捕名單,組織上為了保護母女二人,安排史靜儀去蘇聯留學,女兒被送往上海互濟會。
上海互濟會是專門救助被壓迫的百姓和革命者的組織,陳長鴻被他們安排到新的領養家庭撫養,這個家庭姓苗,是安徽無為人。
苗家對陳長鴻很好,只不過后來養父病重花光所有的錢財,無法養育她長大,就把她送到一戶陳姓人家,那個時候社會動蕩不安,所以養父養母一直沒有再見過陳長鴻。
史靜儀在蘇聯留學期間再次嫁人,不過她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這個女兒,后來她隨丈夫回國后就不停地打探女兒的下落。
中國當年的時局分外混亂,當初與孩子有關的一批人早就沒了下落,所有發出去的尋女消息如同石沉大海般毫無聲息。
史靜儀和陳家人多次請求祖國尋找陳長鴻,前后也有4、5個人選,后來經過多次確認,一些細節反而對不上,直到史靜儀去世都沒能圓了這個心愿。
史靜儀臨終前托付家人繼續尋找女兒下落,她的妹妹妹夫接下這個任務,他在報紙上發表了《喬年烈士有女陳鴻天涯何處》,消息一出引發轟動。
大家沒有想到烈士陳喬年還有子嗣存在人世,所有人默默祈禱英雄子女能夠被找到,給陳家一個美好的結局。
那么陳長鴻還活著嗎?她又經歷了什么?
苗玉
1990年一個叫作苗玉的老紅軍,她的坎坷人生軌跡和陳長鴻對得上,也許他們真的找到了陳喬年烈士的女兒。
苗玉,1928年出生,她從小沒有名字,后來她給自己取名苗玉。
她小時候被苗家送到陳家養大,陳家也沒有很富裕,苗玉小時候甚至差點因為麻疹而去世。
后來她的陳父陳母出門掙錢,只留下她和外婆相依為命,外婆年老了,平日里反而是苗玉照顧外婆。
苗玉經常去附近的地主家干活換取微薄的食物度日,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由于日子艱難外婆還是沒有扛過去,她死之前說了苗玉的身世。
苗玉不是陳家人也不是苗家人,她的親生父母在上海,只是后來失聯了,他們曾經找過卻沒有找到。
16歲時,苗玉的家鄉路過一支軍隊-新四軍,他們在百姓中口碑極好,百姓還流行著“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的口號。
孑然一身的苗玉毅然決然參了軍,踏上革命這條道路,命運兜兜轉轉,一家人鬼使神差地走上同一條路。
苗玉最開始在華野兵團從事最不起眼的倉庫保管員,當兵后她刻苦學習文化增長見識,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解放軍戰士,不僅做事細致周到,政治覺悟也很高。
新中國成立后她被安排到福建省的公安局、輕工局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年紀。
苗玉隨著年齡增加一直想要找到自己的親人,她想見一見自己的父母,為此她托了很多人找到了苗父苗母。
根據苗母回憶,她是在上海出生的,是革命烈士后代,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新中國成立后,像苗玉這樣的烈士后代尋找親人的有很多,信息很雜亂,苗玉只能把自己的情況反映給當地政府機關。
隨后苗玉意外看到報紙上《喬年烈士有女陳鴻天涯何處》,里面的上海、烈士子女、互濟會的字樣讓她再次燃起希望,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她把自己的經歷寫了出來發給報社。
史靜儀的妹夫叫楊纖如,那篇尋女文章就是他寫的,報社將苗玉的情況書面寫給了楊纖如,不過由于多年過去了,很多證據也不充足。
為了幫助英雄尋找女兒,新四軍研究會、陳獨秀研究會、福建和安徽兩省的有關管理部門共同調查苗玉,最后確認苗玉就是陳延年烈士的遺孤——陳長鴻。
1994年白發蒼蒼的陳長鴻在同母異父的弟弟攙扶下,來到陳延年和陳喬年烈士墓前,她雙膝跪地看著父親和大伯的遺照,痛哭流涕。
她一輩子渴望親情,只可惜父母緣淺,如今白發蒼蒼卻依舊有些遺憾,不過想到父親和大伯是為了革命而犧牲,她心中更多的是敬佩。
陳家后人如今只有陳獨秀三子陳松年的孩子還在大陸,他們聽說了這件事,親自去祖父墳前報喜,整個陳氏族人也歡天喜地地為陳長鴻回家做準備。
百年時光也許能帶來太多改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民族魂,是這片炙熱的土地,是史書上最讓人自豪的民族英雄。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一個英雄,寧死不跪敵人,他渾身傲骨,讓人敬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有一個英雄,他坦然生死,只為給后人留下一片希望。
他們的精神永不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也希望英雄的兒女可以在先輩打下的江山里安享盛世,一生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