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醫藥研究社
情況好轉了?
4月11日,九洲藥業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整體業績不太理想:營收51.61億元,同比下降6.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6億元,同比下降41.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9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2.06%。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營收為12.0億元,同比上升26.2%;歸母凈利潤虧損2478萬元,同比下降137.3%;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2464萬元,同比下降133.9%。
不過,4月15日,還沒到一個星期,該公司又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一掃此前的陰霾:營收14.90億元,同比增長0.98%;歸母凈利潤2.50億元,同比增長5.68%;扣非歸母凈利潤2.51億元,同比增長7.17%。
關于此輪增長的原因,九洲藥業解釋稱主要系公司主營的CDMO(合同開發和生產組織)業務穩步增長。但要知道,2024年九洲藥業業績下滑很大程度受到CDMO業務的拖累。
那么,這一板塊究竟狀態如何?九洲藥業是否已經找到可持續增長的密碼?
內生增長力不弱,市場回暖下更加明顯
不可否認,九洲藥業的2025年開了一個好頭。雖然整體業績增速不大,但還是向資本市場證明了其仍處在一個上行區間。
我們回顧九洲藥業2024年財報,也不難發現該公司新一季度的增長已有鋪墊,或者說此前業務布局的效果還在延續。
具體而言,在技術平臺建設、項目管線優化、產能布局等方面,九洲藥業均具備不錯的CDMO業務發展基礎。
比如,技術平臺上,目前九洲藥業已建成連續流技術、手性催化技術、氟化學技術、生物催化技術、光電化學技術、固態研究(結晶)技術、多肽合成技術、偶聯藥物技術、制劑研究等技術平臺,可以高效解決客戶面臨的工藝難題與技術挑戰。
項目管線上,截止到2024年,公司承接的原料藥CDMO項目中,已上市項目35個、III期臨床項目84個、Ⅰ期和II期臨床試驗項目1026個,涵蓋抗腫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樞神經和心腦血管等治療領域。
制劑CDMO業務方面,2024年,公司制劑團隊為70余家客戶的百余個制劑項目提供服務,引入新客戶近30家,服務項目數量新增近60個。多肽和偶聯業務方面,公司TIDES事業部不斷壯大,業務量穩步上升,多肽平臺已承接數十個項目,涵蓋降糖、癌癥類治療領域。
最后產能建設上,跟隨CDMO業務的擴張步伐,公司持續建設研發實驗室、完善生產線、開展裝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等,也切實響應了市場需求。
多方兼顧、基礎打牢,九洲藥業CDMO業務的內生增長力并不弱,尤其在行情向好之際或更加突出。
可以發現,進入2025年,關于CDMO行業回暖的聲音越來越多。市場的信心主要來自新興療法爆發、全球投融資市場逐步回暖、政策端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等方面。
不少機構認為,CDMO企業作為重要的外包服務提供商,將極大程度受益于醫藥研發和生產需求的增長以及產業鏈的延伸。暖風不斷吹來,CDMO發展前景更加明朗。正如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的預測,2025年全球制藥CDMO市場規模將達到1243億美元,高于全球藥物市場增速。
這一趨勢下,提前做好前瞻性布局的企業無疑能快速捕捉到利好,加速業務獲量。
不過,市場風云變幻,挑戰始終存在,尤其站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競爭白熱化、關稅戰到來……九洲藥業等CDMO企業的發展仍然承壓。
價格戰、關稅戰,CDMO行業還在困難期?
醫藥CDMO行業的內卷有目共睹。
根據廣發證券研報,全球視野下,Lonza、Catalent、Patheon、Aenova、BI、Siegfreid、三星生物、Recipharm、AMRI、Celltrion等歐美韓企業規模領先、體量龐大,占據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國內醫藥產業鏈不斷成熟,也已經涌現出藥明康德、凱萊英、九洲藥業等CDMO領先企業,并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通過對上市公司的CMO/CDMO業務收入和行業市場規模對比,計算得出2023年藥明康德市場份額約20%,遠超行業內其他競爭者。
而沒有絕對領先優勢的CDMO企業也意識到,提升品牌效應、增強市場影響力、擴大市場份額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怎么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降價,能快速吸引客戶、贏得訂單,尤其在投融資遇冷、制藥企業費用支出收緊的情況下,CDMO服務降價的效果或更明顯。
比如,美迪西在2024年6月回復監管問詢函中表示,“公司藥物發現與藥學研究業務客單價從2022年的146.17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92.37萬元,同比下降36.81%;臨床前研究業務客單價從2022年的141.01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107.75萬元,同比下降23.59%。”
而隨著越來越多CDMO企業加入降價行業,行業價格戰不可避免,產生的影響表現在企業業績層面就是盈利水平下滑。九洲藥業在2024年財報中就提到:“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41.34%,主要系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銷售業務減少,以及計提資產減值等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價格戰呈現出周期性特征,其觸發與消退往往與供需關系、投融資環境、技術革新、政策調整等因素密切相關。隨著行情波動、競爭加劇以及效率與創新的高維博弈路徑尚未徹底顯現,CDMO行業的“價格戰”仍有爆發趨勢。
另外,近期醫藥界討論較多的關稅戰,也會對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特別是深耕美國市場)的CDMO企業產生一定影響,主要是因為CDMO涉及原料藥、中間體等實物出口,關稅壓力下不排除相關企業國際合作受阻、設備采購困難等可能性。
這種情況下,致力于為全球制藥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一站式CDMO服務的九洲藥業,存在一定發展隱患。當然,越是這種時候,企業也越能展現出發展韌性。
于國內CDMO企業而言,當前也正值全球供應鏈重構窗口期,可通過優化供應鏈布局、減少對單一區域的依賴等規避海外市場風險。
比如,九洲藥業計劃以自有資金950萬美元在德國投資設立一家孫公司,主要從事創新藥醫藥合同研發機構(CRO)服務,以縮短海外客戶服務半徑,更早期地介入海外客戶的研發管線,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和訂單。
隨著市場多元化局面鋪開、出海道路越走越寬,企業也更不缺穿越行業周期的信念感。
結語
九洲藥業2025年一季度業績的小幅回暖雖為市場注入信心,但仍難掩行業周期壓力。目前來看,公司的CDMO業務作為核心增長引擎,既受益于技術沉淀與全球化布局的潛力,也受制于價格內卷與地緣風險的不確定性。
而在醫藥產業鏈重構的浪潮中,真正的突圍者往往在沉默中重塑規則,其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依賴創新效率與供應鏈韌性的提升。九洲藥業又能否強勢突圍?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