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戴軒)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學中心正式成立胎兒醫學中心,為發現胎兒畸形的孕產婦提供及時、精準的新生兒外科評估,避免不必要的終止妊娠,制定最佳的分娩時機和方式。
當前,出生結構缺陷已成為導致早期流產、死胎、圍產兒死亡、嬰幼兒死亡及先天殘疾的主要因素。在發達國家,出生結構缺陷位居嬰兒死因首位,在我國,這一問題位居死因第二位。據統計,我國每隔30秒就有一個新生兒因出生缺陷面臨挑戰,每年新增病例高達80萬至120萬。
首都兒童醫學中心胎兒醫學中心首席專家張建介紹,胎兒醫學中心能夠為發現胎兒畸形的孕產婦提供及時、精準的新生兒外科評估,避免不必要的終止妊娠,制定最佳的分娩時機和方式,確保危重新生兒得到高效轉運和救治。這些舉措可改善重癥膈疝、肺氣道畸形、臍膨出、神經系統異常等嚴重先天結構畸形疾病的預后。
首都兒童醫學中心胎兒醫學中心整合了新生兒外科、神經外科、超聲影像科、遺傳醫學、新生兒內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專業。中心將依托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首都兒童醫學中心雄厚臨床基礎研究平臺,與北京協和醫院、北醫三院、北大醫院、北京婦產醫院等北京市及全國各產前診斷中心/產科合作,構建胎兒醫學多中心合作網絡,提供胎兒咨詢、診斷評估、微創干預治療等產前產時產后一體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此外,中心持續開展胎兒成像、特殊手術器械以及結構畸形的再生醫學等技術的研發和創新轉化。
2018年至2022年間,北京市93.69%的膈疝活產兒由首都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外科專家團隊進行產前評估、出生后轉運及手術救治,該團隊所負責的膈疝嬰兒期病死率(15.38%)顯著低于北京市其他機構(42.86%)。與國際文獻報道的英國75%、美國74.2%的膈疝嬰兒期存活率相比,北京市的存活率達到80.82%,其中首都兒童醫學中心的存活率高達84.62%。
未來,胎兒醫學中心將致力于推動出生缺陷疾病的“關口前移”,從傳統的產后治療轉向產前干預,利用先進的微創技術對致命的胎兒疾病進行治療,為出生后的進一步治療爭取時機。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