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有想到,韓國人突然會在我們傳統美食領域下手,今天很多網友看到這條消息后,直接炸開了鍋,有不少網友表示,千防萬防,防不勝防,沒想到我們經常吃的餃子,以后有可能面臨侵權風險!
“餃子”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傳統美食,根據地方不同叫法也有很多種,如扁食、餃耳,比如我們四川這個地方小時候常叫“包面”。
根據餡的種類不同叫法也不同,如牛肉水餃、廣東蝦餃等。
根據吃法不同,叫法也有所不同,如蒸餃、炸餃等。
然而,這種從小吃到大的民間美食,卻被韓國人搶了先,他們分別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地申請了水餃的外觀專利,且已經完全獲得了批準,而這些外觀與我們中國傳統水餃高度相似。
以在美國獲得的“餃子外觀設計專利”為例,餃子正面共有14~16道順時針螺旋褶皺,頂部隆起的半圓形、背面則是平坦底部,外觀與我們民間或者餐館吃的水餃高度一致。
韓國在美國獲批的水餃外觀專利
相關文件顯示,該餃子外觀專利持有企業為“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時間為2023年2月24日,授權公告日期為2025年4月8日。專利有效期為15年,即2040年4月8日結束。
餃子起源于中國
關于餃子的起源說法有很多種,比較認可的一種說法是,東漢時期,張仲景在給鄉親們看病時,看到很多人饑寒交迫,凍手凍腳,心生憐憫,于是叫徒弟在空地搭起醫棚,煮制能夠祛寒的嬌耳湯,人們喝了這些湯之后,馬上感到渾身暖和,不久后身上的凍瘡也好了。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就學著將一些祛寒的食材做成餡,然后包進面皮里,后來慢慢的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傳統美食——餃子。并且至今都保持著冬至時節吃水餃的傳統。
在70~90年代的時候,人們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可口的水餃,并且外觀各地也有所不同,比如我們這里的水餃,以前大多數都像金元寶,寓意吉祥如意和招財進寶。
但是,現在吃的水餃的外觀特征基本上都與韓國申請的水餃外觀一致。
當然,這個外觀專利,對于普通人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于在海外開餐飲做生意的人來說影響可就大了,一旦外觀大體相似,就有可能存在侵權的風險。
如果自創一個外觀風格,往往會與傳統美食漸行漸遠,不容易勾起華人對這道美食的回憶與興趣,甚至會懷疑不夠正宗。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意外,因為韓國有非常多的傳統文化與中國相重合,這是歷史原因,而中國人向來不喜歡耍這些小心眼,所以中國很多傳統美食和藥方都被日韓搶注了。
就正如下面這位網友所言,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傳統瑰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