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堅守并非孤例。8名葷菜師傅、3名素菜師傅組成的后廚團隊,用最樸實的家鄉手藝征服了游客的味蕾。鹵鵝、紅燒肉、爆炒豬肝,這些沒有網紅噱頭的家常菜,卻因為新鮮現炒、價格實惠(兩葷一素僅18元)而備受追捧。本地人驕傲地說:"這是用榮昌豬、榮昌米做出的家鄉味道。"
這個五一假期,重慶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意外走紅網絡。不是因為豪華的裝潢,也不是因為精致的擺盤,而是一位四十多歲的賀師傅那雙掉到口罩邊的眼袋,和他一天炒180多斤豬肉的"廚房戰場"。
5月2日,平日僅接待800人左右的政府食堂突然涌入近7000名游客,場面一度失控。食堂外的臺階成了"臨時餐桌",游客們端著餐盤席地而坐,仿佛一場"美食露營"。而在后廚,賀師傅獨自扛起葷菜區的重任,從早上八點一直炒到晚上十點,手都炒麻了也不停歇。
"中午都休息不到噻",賀師傅沙啞的聲音里透著疲憊,但說到"為了游客做好后勤保障還是值得"時,他的眼神里又閃爍著自豪。這一天,他炒了整整四鍋大菜,消耗180多斤榮昌豬肉。食堂經理吳娜透露,當天共消耗1500斤豬肉、1200斤大米,蒸出280盆米飯全數被"清空"。
社交平臺上,"政府食堂,吃得實在""為榮昌文旅點贊"的評論刷屏。有人調侃:"以后來榮昌不去景點,先去政府食堂吃頓飯。"也有網友擔憂:"大家都擠去政府食堂,外面的餐館還開不開了?"但更多聲音是對這些幕后英雄的敬意——賀師傅的眼袋、炒麻的雙手,成了榮昌文旅最堅實的支撐。
這場意外的"食堂熱"背后,是城市最真實的溫度。沒有明星光環,沒有網紅營銷,有的只是普通人用鍋鏟翻炒出的責任與擔當。當游客們為"3塊錢小菜"驚喜時,或許更應該記住那些在灶臺前連軸轉的身影——他們用疲憊的笑容和掉到口罩邊的眼袋,詮釋了什么叫做"煙火氣里的堅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