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7日訊 4月17日,山東省“十百千萬”農機推廣大行動暨濟南市生姜機械化生產現場演示活動在萊蕪區大王莊鎮舉行。各區縣農機推廣骨干、農機經銷商、相關機械生產廠家、生姜種植合作社及部分種植大戶等齊聚一堂,共同觀摩學習生姜機械化生產新技術、新模式。
活動分為“模式講解+作業演示+機具展示”三部分,全鏈條呈現生姜生產機械化技術。在模式講解環節,技術人員系統講解了生姜機械化標準化種植流程、農機農藝融合方案及配套機具選型;在田間演示環節,機械化開溝、播種、培土施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輪番亮相,展現了從開溝到覆土的全流程高效作業能力;現場還集中展示了10余款先進農機裝備,為農戶選型應用提供參考。省、市專家與種植戶圍繞生姜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技術難點和問題展開交流,推動供需精準對接。
濟南市萊蕪區羊里街道生姜種植大戶劉安剛表示:“今天參加了現場會,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我有40多畝生姜,這些機械我基本上都用上了,使用這些機械,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對我們幫助很大。”
據悉,生姜是萊蕪區的特色優勢農產品,2024年生姜種植面積7.71萬畝,總產33.87萬噸。區域內以生姜為主的冷藏、儲運及加工企業達900多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22家,規模以上農產品企業75家,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形成了“全球生姜看中國,中國生姜看萊蕪”聚集效應。
濟南市萊蕪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李立國表示:“目前我們生姜種植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姜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所以迫切需要對生姜生產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還有新機具進行示范推廣。今天在萊蕪區舉辦生姜機械化生產現場會,就是圍繞生姜從耕整地、播種、施肥、覆膜、水肥一體化,還有收獲全程機械化的作業方案進行展示、示范,從而讓廣大種植戶逐漸認識,并且使用對生姜的生產成本降低,提高效率,從而助推生姜產業可持續發展。”
濟南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姜寶安說:“生姜作為濟南市十大特色農產品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十萬畝以上,通過這次觀摩會的舉辦,為加快生姜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技術應用,突破關鍵環節以機器替代人力,加快產業發展,為促進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貢獻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耿欣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