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年齡大了,什么怪事都能見到。
4月16日,貴州畢節一場 “一男二女” 的婚禮計劃,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事情源于一張在社交平臺廣泛流傳的婚禮邀請函,其上顯示,貴州畢節市一名吳姓男子將于 4 月 19 日在世紀佳緣酒店與兩位女性周某、陳某某舉行婚禮。
邀請海報中,兩名身著新娘妝的女子親密挽著男子的胳膊,笑容滿面。更刷新底線的是,還在配文 “一屋三人,三餐四季”。
這一消息,瞬間點燃了網友的好奇心和討論熱情。與此同時,有知情人還扒出疑似新郎的朋友圈,公然跟“兩個婆娘”喝酒唱歌。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迅速登頂各大平臺的熱搜榜單。
男士們紛紛表示“羨煞”,女士們則氣不打一處來:這是要鬧哪樣?挑戰“一夫一妻制”嗎?
畢竟,在我國現有法律框架和傳統婚姻觀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這樣的 “三人婚禮” 實在是挑戰大眾的認知底線。
更有人好奇:這背后是否有什么曲折離奇的故事?
然而,戲劇性的反轉很快到來。
隨著輿論發酵,當地有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之后回應:兩名女子中一人竟是新郎的前妻,三人拍攝婚紗照、籌備婚禮不過是 “鬧著玩”。在民警的教育勸導下,這場原定的 “三人婚禮” 計劃取消,新郎最終僅與現任未婚妻完婚。
好么!當全網還在爭論 “重婚罪” 與 “婚姻自由” 時,當事人輕飄飄一句 “鬧著玩” ,就把網友當猴耍,把輿論場當走秀臺嗎?
眼見官方下場,酒店方也緊急發布聲明:在最初預訂時未被告知是三人婚禮,在知曉情況后,基于我國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則,決定取消此次預訂。
別問,問就是“我怕法律,更怕輿論”!
一場看似驚世駭俗的婚禮鬧劇,就這樣下帖子、通知親朋,“很正式”的開始,又 “鬧著玩” 似的草草收場。
官方聲明了,按說該到此結束,但總覺得事情的背后不是那么簡單。
首先,既然是鬧著玩,為什么還通知了親朋好友?
如果沒有官方干預,婚禮叫停,已經通知到的親朋若當天趕到婚禮現場,是當事人自己“鬧著玩”還是愚弄親友?
其次,眾所周知婚禮預定酒宴是要交訂金的,無故取消婚禮按原則訂金不退。
酒店的聲明證明“預定宴會廳”這個事是事實,那么,如果沒有被緊急叫停,當事人拿真金白銀去訂宴會廳,還到微信通知親朋好友,就只為“鬧著玩”?
這樣鬧著玩,可真是不好玩!
所以,分析前因后果,這場鬧劇無非兩種情況:
其一,有些人的“流量癮”犯了。
說白了,就是一些人為博眼球、吸流量而不擇手段。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不惜一切代價追求熱度,制造各種奇聞異事,試圖通過突破公眾的認知邊界來獲取關注的人,比比皆是。
早在今年2月。江蘇江陰就有一名男子P圖偽造“三人結婚證”被拘留。
一張看似荒誕的婚禮邀請函、幾張婚紗照和一段短視頻,便成功引發全網關注,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網友們也樂此不疲地參與討論,熱度迅速攀升。
所以有為數不少的人懷疑,畢節這出“三人婚禮照”鬧劇,是否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炒作?三人利用大眾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對婚姻話題的敏感性,故意制造話題,以達到吸引流量、甚至可能為后續商業變現鋪路的目的。
如果真是如此,這種為了流量毫無底線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
它不僅污染了網絡環境,助長了不良風氣,也讓公眾對網絡信息的真實性產生信任危機。長此以往,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將被這些博眼球的低俗內容淹沒,社會的價值觀也會被扭曲。
其二,這些人嘴上說“圖個好玩”,實際就是把婚姻當兒戲,把法律當擺設。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這無論是在法律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從根本上保障了婚姻關系的平等、穩定與和諧。
然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婚外情、出軌屢見不鮮。最近幾年,學術圈、體育圈甚至體制內時時爆出的情色大瓜,無一不暴露出了人類欲望試圖突破道德法律制約的混沌現實。
說白了,就是社會的道德水平在普遍下降。
這種情況下,有人既想放縱欲望,又想規避道德譴責與法律制約的風險,難免會出些“奇謀秘計”。
2001年,深圳就曾舉行過一起荒誕婚禮,一名叫陳世君的男子,由于難舍新歡舊愛,同時跟26歲的海南姑娘葉某某、22歲的湖南姑娘戴某某舉辦婚禮。此荒唐事一出,社會為之大嘩。
然而,由于陳某某鉆了法律空子,未跟其中任何一“妻”去民政局領證。所以時至今日,面對這一建國以來首例一夫同日娶兩妻的行為,司法機關卻難以給他們定罪。
如同“法外狂徒張三”曾科普過的:張三同時和八個女子結婚,但就是不領證,而且同一天舉辦婚禮,這種行為并不構成犯罪。我就是讓你羨慕,但你定不了我的罪。
也就是說,貴州這場鬧劇中,如果“三人在一起只拍攝婚紗照,或者只辦婚禮不領證”,那“一男兩女”就不違法!
換言之,當事人很有可能試圖通過規避婚姻登記程序,以“事實婚姻”形式建立三人關系。
從事情始末看,我更傾向于這一點。
這種行為雖不違法,但本質上,既挑戰公序良俗,又是對法律精神的迂回挑戰。這種刻意模糊法律邊界的行為,實則是將個人欲望凌駕于社會契約之上。
婚姻,自古以來便承載著厚重的意義,它是兩個相愛的人許下一生承諾的莊重儀式,是組建家庭、繁衍后代的基礎,更是社會倫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的重要體現。
而這場所謂的 “三人婚禮”中,三人不僅對自己的感情、婚姻極不負責,還將視法律和道德如無物。不僅傷害了當事人及其家人的感情,也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示范,誤導公眾對婚姻的正確理解,讓人們對婚姻的神圣性產生懷疑。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類事件可能引發的“破窗效應”。
當法律對未登記的“一夫多妻”關系缺乏有效約束時,就可能催會生更多以“自由選擇”為名的倫理越界行為,最終動搖婚姻制度作為社會基石的穩定性,社會秩序也將陷入混亂。
這場 “一男二女” 的婚禮鬧劇雖然已經結束,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和反思卻遠遠沒有停止。
我們期待在未來,無論是在婚姻生活中,還是在網絡世界里,都能多一些真誠與尊重,少一些荒誕與無底線。
更期待完善婚姻法,讓社會回歸到健康、有序、文明的軌道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