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7日上午,武漢大學與埃及本哈大學在埃及首都開羅正式簽署關于建立“武漢—本哈研究生院”的框架諒解備忘錄。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教育公參盧春生、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本哈大學校長納賽爾·埃爾吉扎維(NasserEIgizawy)、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范志強等出席簽約儀式。
“武漢-本哈研究生院”是埃及與中國大學之間的首個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機構,將依托武漢大學與本哈大學的優勢學科與資源,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產學研用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
張平文在致辭中指出,“武漢—本哈研究生院”致力于立足埃及,服務“一帶一路”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本哈大學作為埃及享有盛譽的頂尖綜合學府,是武漢大學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伙伴,自2016年起,雙方攜手合作,已有10余名本哈大學學子在武漢大學順利完成碩博士研究生學業。“武漢—本哈研究生院”是武漢大學在全球布局的首個境外合作辦學機構,也是學校積極踐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精神、勇擔世界一流大學使命、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探索。武漢大學將充分發揮優勢學科的牽引作用,緊密對接非洲地區的發展需求,將“武漢—本哈研究生院”建設成為非洲乃至全球學子心向往之的求學目的地和國際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成為中埃科技和人文交流的橋梁,助力非洲社會經濟發展,為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
在盧春生的見證下,張平文與納賽爾·埃爾吉扎維共同簽署《“武漢-本哈研究生院”框架諒解備忘錄》,張平文、納賽爾·埃爾吉扎維與范志強共同簽署《武漢大學、本哈大學與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在“武漢-本哈研究生院”設立學生實習培訓基地的合作意向書》。中埃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深入探討,并達成廣泛共識。
根據合作備忘錄與意向書,“武漢—本哈研究生院”先期將開設工程、國際商務、護理學等領域的4個碩士雙學位項目和2個博士雙學位項目,并逐步拓展至其他學科領域。雙方將通過聯合科研項目、共同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師生互訪等形式,促進中埃科技教育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同時,“武漢—本哈研究生院”也是武漢大學創新校企國際合作新模式的重要先行區,武漢大學將聯合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資企業,在埃及建設實習培訓基地,為非洲科技企業訂單式培養當地緊缺人才,全方位推動武漢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格局和教育強國戰略。
當天,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會見了張平文一行。出席相關活動的還有本哈大學副校長Gehan Mousa,武漢大學相關職能部門、院系、科研機構負責人。
編輯、審核: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武漢大學”,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