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市場從來不缺少話題熱度。
今年以來,外賣賽道重新迎來"三國殺"時代。
補貼、低價,極速到家...直至高管親自下場公關戰“肉博”。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場浩蕩的公關戰役中,外賣市場的另一極——餓了么,低調了很多,不僅高管團隊未對新戰局有過任何表態,官方賬號更是一片歲月靜好。在新的變局面前,以沉默應對。
沉默是金,餓了么人間清醒
老玩家守陣,挑戰者打擂,人們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個外賣市場野蠻生長的年代,彼時,燒錢、補貼、低價內卷此起彼伏,企業之間的公關戰也并不稀有。從官方、到高管,吵模式、吵戰略、吵規模,玩家們你來我往,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都深諳紅利時代,商戰就是輿論戰。
經過十年的沉淀,外賣市場已從無序邁向成熟,牌桌上的玩家也相對穩定,僅剩少數兩家存活。此時,京東這樣的龐然大物選擇入局,自是讓兩家不得不重視起來。其雷霆之勢也讓人們將今天美團、餓了么、京東的競爭視為外賣“三國殺”的2.0版本。
但不同于十年前的紅利期,當下的殘酷事實是,國內的外賣市場,已經逐趨向穩定,因此當參與方以零和博弈的思維看待競爭時,就會看到他們路徑依賴地選擇通過公關戰的形式,向外界論證自己的價值邏輯。與此同時,通過補貼的方式來爭取或穩住市場份額。在看重規模的資本市場來講,這套組合拳無可厚非。畢竟,公關塑造著企業的口碑,價格影響著消費者的決策,最終都牽動著資本。
但從長遠來看,競爭的本身還需回歸服務的本質。
相較之下,餓了么卻選擇緘默不語,默許著一切發生,與早些年的風格截然不同。
事實上,餓了么并非首次低調冷靜,如果把時間線拉長,會發現,近幾年,面對外界市場格局的不斷沖擊,餓了么高管的發聲尤為謹慎。對外輸出的觀點也更多圍繞自身業務發展來講。
背后的邏輯不難理解,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戰役后,餓了么深知,外賣已從資本游戲,變成了一種社會常態化服務,僅僅依靠資本式的競爭手段,難以長遠立足。當下更重要的是,找到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尤其不同于模式更豐富其他玩家,外賣是餓了么的絕對基本盤,與其和競爭對手乘口舌之快,不如扎實把核心業務做好。
此外,過往大量事實證明,靠簡單粗暴的燒錢補貼,于對手于自己都不是好事,更不利于整個行業長久發展。高度成熟化的外賣市場更是如此,作為一個靠拼服務的賽道,其本質是扎實地提升服務效率,背后則是一套非常精細的技術活,需要長期腳踏實地運營提效,令用戶、騎手、商家、投資人多方都能滿意,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些顯然不是“砸錢”能解決的。
悶聲干大事,用AI穩住基本盤
不打公關仗,不跟風燒錢,經歷過十余年的廝殺,餓了么在經營心態成熟了很多,當然,更深層的原因是,腹背受敵的餓了么必須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
回顧過去一段時間,會發現餓了么在悶聲干大事,三四月份以來,餓了么動作頻頻,一方面,通過優店騰躍計劃、AI入駐店鋪助手等新舉措來保障商家權益,另一方面推出騎手權益月懇談會機制,此外,也在通過隨手贊、隨手拍、在打擊非法商家的同時,深化用戶與商家、騎手之間的聯系,這些都是餓了么在深度拆解生態鏈的供需關系后給出的切實舉措。
動作雖多,但餓了么的一系列操作也并非毫無章法,底層邏輯是在探索AI在外賣領域的多種可能。
“外賣+AI”,看似俗套,卻又必須要做到脫俗,一方面,外賣高效流轉的本質就是算法,這本身就是AI的價值。另一方面,AI對餐飲外賣生態的賦能,又是千頭萬緒,牽一發而動全身,做不好又會陷入“AI無用論”。
但如果當下只有一個變量能夠決定行業未來的競爭走向,那只可能是AI。據艾瑞咨詢測算,AI深度應用可使外賣行業綜合成本再降20-30%,這正是當前15.6%行業平均虧損率下的破局關鍵。
至于如何用好AI,我們也可以從餓了么舉措中窺見了一些方法論:
對內,餓了么努力用AI提效,來優化商家、騎手、平臺三方協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如AI入駐店鋪助手就是依托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來幫助商家完成包含實名認證、簽約授權、材料上傳、智能預審等在內入駐流程。而依托計算機視覺技術“明廚亮灶感知平臺”也能進一步推動食品安全能力建設。
對外,則是以AI為杠桿,撬動新場景,不僅聯合智己汽車、斑馬智行、全程語言化將外賣送上智能汽車,還首次將AI Agent產品應用于平臺的合規性治理,基于AI的智能排查能力打造的“全息盾”系統,大幅提高了治理效率。據了解,餓了么的 “全息盾”系統已為超過500個品牌提供主動防控服務,通過“全息盾”系統成功攔截疑似侵權門店21000家。而基于“以圖搜圖”能力,已幫助平臺治理涉嫌“虛假門店”的商戶,目前處置超過1000家。
與此同時,餓了么也在構建自己的AI技術圈,通過高校AI算法大賽等方式,讓更具創造力的年輕人打破外賣技術應用的屏障,同時為自己儲備AI人才。
通過算法透明與合規治理建立用戶信任,形成差異化打法,而一旦這些場景跑通,面向未來的強智能體以及具身智能等高階應用,也可以更加順利地切入,這也是餓了么背靠阿里AI資源的核心優勢。
身在亂戰的局外,餓了么在本地生活的AI應用賽道上,悄然成為“領跑者”。
商戰的核心,是做好自己
無論是公關戰還是技術戰,本質上都是商戰的一部分。有人喜歡先壯士氣,有人則選擇直接沖鋒陷陣。作戰選擇不同,無關對錯。
但如果將戰線拉長,會發現,戰事遠比場外的口誅筆伐來的殘酷,不斷消耗的資源,讓市場走向混沌,大量不計成本的投入,也可能因為戰略失誤而造成血本無歸,相較之下,只有那些有著長遠眼光,且有足夠的戰略定力的玩家能夠長期立足。
說白了,找準戰局方向,找好自身優勢,在這場戰役中,就已經贏了一半。這一點,對于多年在戰場中廝殺的美團、餓了么和京東,都已心知肚明。
可以預見的是,今天,公關戰役的輸贏已經決定不了市場的走向,無論是美團、餓了么、還是京東,最后都將要踏實的拿數據來說話。這也算是一種殊途同歸。
而無論最終戰局如何,人們都渴望在健康的競爭下,看到一個更加成熟且可持續的外賣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