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日桃李芬芳,明日國之棟梁”。中歐法學院精心推出“‘桃李’有言”畢業生專訪特輯,旨在與大家一同深度探尋畢業生們的成長軌跡,聆聽他們的肺腑之言。這些畢業生帶著中歐法學院的印記,奔赴各行各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學院的教育成果與價值理念。通過他們的故事,我們不僅能看到個體的拼搏奮進,更能洞察學院教育在塑造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深遠意義與卓越成效。
李夢,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2011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2013年獲德國漢堡大學歐洲-國際法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學位,2020年獲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法學碩士(LL.M)學位。
李夢律師在勞動法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她自2014年加入君合北京辦公室勞動組以來,曾起草、修改并完成多種雇傭文件,例如員工手冊、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協議、勞動關系解除協議/通知等。李夢曾參與并協助為多家跨國公司提供勞動法日常法律咨詢;并為企業重組、關閉或其他戰略安排過程中的大規模員工安置項目提供法律服務。此外,她還參與處理了多起勞動爭議案件,包括大規模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李夢律師代表過的重要客戶包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知名國企及民營企業。
在涉外勞動法領域,李夢以其卓越的專業素養和獨特的視角,成為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她曾在中歐法學院攻讀雙碩士學位,這段經歷不僅塑造了她的法律思維,也為她日后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法學院的時光:多元與思辨
談及中歐法學院,李夢首先提到的是其獨特的培養模式。她認為,學院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她分享道:“培養學生的法律外語能力,是中歐法學院的一大特色。一年純英文教學對于提高英語能力有很大幫助。”在她主要負責的勞動法業務中,80%以上的客戶是外資企業,日常工作中需要頻繁使用英文與客戶溝通。法律英語的熟練掌握,使她在與外國客戶交流、解釋中國法律問題時能夠游刃有余。
除了語言能力,多元的法律知識和視野也是中歐法學院賦予她的寶貴財富。李夢說:“中國法是基礎,學院找到了優秀的老師來講授中國法,同時,歐盟法的學習經驗有助于同學們從多角度理解不同法律體系和社會實際情況。”在本科階段,她并未系統學習過中國勞動法,而中歐法學院的歐盟法模塊,讓她接觸到了德國勞動法、歐盟勞動法等內容,鍛煉了她的法律邏輯和能力。這不僅讓她在與境外客戶溝通時,能夠站在客戶的視角去理解中國的相關法律制度,也讓她在多元法律背景下,形成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理解法律邏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這對她作為律師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二)良師益友的指導
在眾多老師中,李夢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中國法導師曹培老師。她說:“曹老師不僅耐心指導了我畢業論文的寫作,而且還關心我畢業后的發展,包括在我2019年去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讀LLM時積極為我寫推薦信等,我們本周還通過微信交流過。”曹老師不僅在學業上給予了她豐富的知識,更以親切和關心的態度,成為了她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律師生涯的探索:選擇與成長
(一)職業方向的選擇
談及為何選擇律師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李夢給出了理想與現實的雙重理由。她坦言:“理想一點的理由是希望用自己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現實一點的理由是當時紅圈所的業務發展以及收入待遇等都是向上發展的,很有吸引力。”在畢業之前,她曾在4家紅圈律所實習,前3家分別涉及不同的業務方向,包括基礎設施的商事仲裁、勞動法和資本市場,在此之后才確定自己更適合、更有興趣從事勞動法方向。第4家實習律所正是勞動法方向,她最終正式入職,并一直堅持該方向。
李夢還分享了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經歷:“中歐的同學會有一些特殊性,我們的課業壓力更大,這就導致我們能夠去實習的時間可能相對較晚。我基本上是在研二暑假才有時間申請實習。”當時,她面臨的問題是,自己沒有對應的實習經驗,而幾乎所有HR在招聘時都要求有實習經驗。但她認為,重要的是不要因為擔心簡歷沒有通過或者結果不好,而影響自己不敢嘗試投遞簡歷。她鼓勵大家盡量大膽多投簡歷,在獲得實習經驗后逐步向更好的律所投簡歷實習。
(二)工作中的挑戰與收獲
李夢表示,在律師工作中,挑戰是日常的,但中歐法學院的學習經歷為她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中歐的學習經歷讓我工作后沒有特別的不適應,特別是中歐的‘卷’文化,讓我在工作中保持了持續學習和進步的狀態。”她提到,中歐的考核方式、教學節奏以及同輩競爭都讓她在學習期間保持了高度的緊張感和進取心,這種習慣延續到了她的職業生涯中。
對后輩的寄語:堅持與奮進
(一)在低谷中堅守希望
對于中歐法學院在讀的雙碩士,李夢給出了自己的勉勵和建議。她坦言:“我讀LLM時的年輕同學告誡我:認為年輕人不如自己,是中年人變油膩的特征。所以我可能不是站在享受到了時代紅利的立場上輸出一些勉勵和建議,只是說幾句供大家參考。”她指出,當前法律行業基本上處于低谷時期,理解師弟師妹們可能會因此有一定迷茫或沮喪,但大環境困難可能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難的,“留在牌桌上”很重要,如果有一天有轉機要抓住機會。
李夢還提到,哪怕在當前,頭部的律所和律師也還是有不錯的業務,如果大家有相關志向的話,多一點耐心,精心打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爭取做到行業的頭部甚至是頂端。她強調:“我們只有熬過了向下的時期,才能迎來向上的時期。”
(二)汲取力量,砥礪前行
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李夢會從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的經歷中汲取力量。她回憶道:“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像金斯伯格這么優秀的女法律人在剛畢業的時候也不被允許進入律所工作,只能去學院當老師。我覺得即使再難,也總比她當年的處境要好,這也給我一些力量。”她希望,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挑戰,師弟師妹們都能保持堅定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法律夢想。
李夢的故事,是中歐法學院優秀校友的縮影。她的經歷和感悟,不僅展示了中歐法學院在培養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果,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歐學子在法治道路上不斷前行,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內容來源 | 中國政法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