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之行結束,黃仁勛啟程離開北京,臨走前說了句大實話。針對當前持續升級的中美關稅戰,特朗普開始“認輸”。那么,黃仁勛此次訪華,究竟所為何事?特朗普又為何急于對華“求和”?
4月18日,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離開北京,結束了此次訪華之行。4月17日,黃仁勛抵達北京后,當天晚上便與中方高層舉行了會談。面對關稅大幅上漲帶來的“脫鉤”風險,黃仁勛在會談中多次強調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重要性,直言將繼續不遺余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有分析認為,中國貿促會邀請黃仁勛來華,與特朗普政府“出爾反爾”決定對英偉達對華出口的H20芯片實施無限期出口管制一事有關。據報道,承諾對美國AI數據中心進行5000億美元的新投資后,黃仁勛疑似說服特朗普改變初衷,放棄對英偉達H20芯片實施出口管制。然而不久后,H20芯片就上了美國商務部發布的出口管制清單,這一變故給深耕中國市場三十載的英偉達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實際損失可能超100億美元。
這種情況下,不愿放棄全球最大芯片市場的英偉達,和希望更多美國資深企業深耕中國市場,推動中美經貿合作發展的中國,就有了會談的基礎。再加上特朗普政府有過暫緩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設備征收高額“對等關稅”的先例在,中國貿促會邀請黃仁勛來華的目的更明確了,那就是希望將美國企業拒絕對華“脫鉤”的態度擺到明面上,進而說服特朗普政府放棄關稅政策。
從當前形勢來看,黃仁勛雖然只在北京待了不到兩天,但他與中方高層的會談還是給美方造成了不小的震動。尤其是他臨走前說的一句“大實話”——黃“與中國企業的深度合作,也使我們成長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更是說出了部分美國企業的“反對關稅戰”的心聲。
在此背景下,當地時間4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對記者表示,自己不想繼續提高對中國的關稅,理由是這可能導致兩國之間的貿易陷入停滯。特朗普還說,面對中方采取的進一步反制措施,美方可能愿意降低關稅,因為比起上調關稅稅率,政府更希望民眾多購買商品。
有分析認為,“對等關稅”生效不到半個月,特朗普政府的態度就從強硬轉變為如今的讓步,似乎足以說明中方采取的一系列反制行動已經讓美國嘗到了被“關稅大棒”反噬的滋味。尤其是在美股、債券和美元匯率同時下跌,美國國內掀起大規模示威游行,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率下滑的情況下,特朗普無疑比誰都清楚,繼續推行“對等關稅”只會加速中美脫鉤斷鏈,加劇國際市場震蕩,讓美國經濟走向通脹和衰退的雙重困境。
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主動表態不再對華加征關稅,也算是開始對中方認錯。畢竟一周前,中方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再跟進美國發起的“關稅數字游戲”,隨著美方放棄繼續上調關稅稅率,這場貿易戰終于有了結束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