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試點項目!“藍色循環”全國首個超級工廠來了
在位于浙江臺州黃巖江口街道的海洋可持續發展產業園暨聯合國“地球衛士”國家試點項目施工現場,一排排整齊的框架結構拔地而起,主體建筑輪廓已清晰可見,工人們分布在各個點位,各司其職,忙碌而有序。目前,整個項目土建施工進度已超70%。
“項目1到8軸已經主體結頂,9到12軸施工到二層,目前正在鋼筋綁扎施工,力爭在5月15日左右完成主體全部結頂。”海洋可持續發展產業園暨聯合國“地球衛士”國家試點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海洋可持續發展產業園暨聯合國“地球衛士”國家試點項目由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總投資3.3億元,用地面積26.9畝,是“藍色循環”全國首個超級工廠,建設內容涉及智能裝備制造、海洋塑料高值制造、海洋大數據中心、全國運維中心四大功能區塊。
“計劃6月底設備進場,8月正式一期設備投產。”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工程副總經理方敏將施工圖紙在桌上緩緩攤開,指著規劃的生產線說,“全部投產以后,差不多一年就能生產3萬噸的海洋塑料粒子,產值可達3.6億元。”
“藍色循環”項目采取的是“市場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資源利用—國際化認證增值”的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作為項目實施主體,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與沿海群眾合作治理污染,取得了顯著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成效。2023年10月,該項目從全球2500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黃巖區委區政府、江口街道對這個項目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從項目籌備之初,便開啟了‘拿地即開工’的高效模式,極大地縮短了前期準備周期。此外在審批環節,安排專人跟進,協調各部門高效聯動,為我們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方敏說。
作為“藍色循環”再生循環模塊的核心載體,海洋可持續發展產業園的建成投用,將以科技賦能、產業協同、生態共富為內核,構建起“治理—再生—應用—反哺”全鏈條閉環體系,成為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標桿示范平臺。
原標題:《國家試點項目!“藍色循環”全國首個超級工廠來了》
欄目編輯:黃于悅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毛麗君 通訊員 施佳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