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文小說連載之四十四
剛過84歲的于老二溘然長逝,家中本該沉浸在悲痛與莊重之中,卻因究竟要不要放“噙口錢”一事,讓素來和睦的兩個兒子起了爭執。
哥哥于大佬已過六十,在那個年代,他和村里同齡人一樣,沒讀多少書,小學勉強畢業便輟學,跟著老父親于老二學起了“耍牛尾巴”的手藝,一輩子勤勤懇懇,守著幾畝薄田,過著樸實無華的日子。
弟弟于小佬和哥哥中間隔著幾個姐姐,作為幺兒,他自小備受寵愛,和哥哥的年齡差距也較大,今年不過四十多歲。弟弟比哥哥幸運,讀書時哥哥和幾個姐姐都能給予幫襯,所以他成了幾姊妹中學歷最高的,大專畢業。畢業后,他在城里謀得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從此扎根城市。雖說年紀最小,但在家庭事務處理上,大哥和幾個姐姐都習慣聽他的意見。
然而,這次父親去世,在“噙口錢”的問題上,兩兄弟的意見首次出現了分歧。
弟弟于小佬認為:“人死如燈滅,活著的時候多給老人溫暖,不虧欠老人就行了,去世后,那些繁文縟節,能簡化就盡量簡化。什么‘噙口錢’,我壓根兒就沒聽說過,不搞也罷。”
哥哥于大佬卻持不同觀點:“老人為了兒女們,辛苦操勞了一輩子,如今駕鶴西去,作為兒女,總得給老人留些念想。古代有含玉的習慣,現在好多村子都改成口含錢幣了,咱們也得這么做,祝愿老人來世不要再受窮。”
于小佬反駁道:“怎么放錢幣?到底是放紙錢還是放硬幣?放多少合適?再說了,放硬幣在父親嘴里,就不怕滑進肚子里去嗎?”
于大佬責怪于小佬不懂:“擔心現在的硬幣滑進肚子里,就不能找以前的銅板代替嗎?以前的銅錢,中間有孔,可拴細繩,一頭拴在衣服扣子上,一頭將銅錢吊在嘴中,不就解決了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夾在中間的幾個姐妹,面對這些傳統習俗,實在是一頭霧水,不敢隨便幫腔。一邊是哥哥,雖說沒讀多少書,但長兄如父,大哥的意見理應聽從;一邊是弟弟,年紀最小卻有文化、有見識,他的意見也很重要。
兩難之下,姐妹們決定集體沉默,或許這也是最好的選擇。
兩兄弟的爭執,最后是一位老道士幫忙化解的。
起初,兩兄弟并未將“噙口錢”的爭論告知道士先生,想聽聽他們的“專業建議”。一位細心的老道士,從兩兄弟略帶情緒的交流中察覺到異樣,一番詢問后,才得知這對年紀差距較大的兄弟,正為“噙口錢”的事鬧得不愉快。
老道士有心撮合兩兄弟和好,解開他們心中的疙瘩。他找了個空閑時間,把兩兄弟叫到一旁,語重心長地說:“我看得出來,你們兩兄弟都是孝順的孩子,只是觀點有些不同罷了,這太正常不過了。人和人之間,怎么可能所有觀點都一致呢?但底線是不能傷了和氣,特別是在這個時候,這是你們老父親最不希望看到的,你們說是不是?”
一席話,讓剛才還帶著情緒的兩兄弟都低下了頭,不再言語。
老道士接著說:“大哥作為長兄,父母不在了,長兄就是為父啊,一般的事情,只要大方向沒錯,個人認為,都要聽大哥的,長幼有序嘛,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當然啦,雖說長兄為父,但并不是說老大仗著自己是長兄,就可以獨斷專行,就可以不聽弟弟妹妹們的建議。弟弟有文化、有見識,講得有道理的地方,為什么不聽呢?這叫心胸寬廣,納諫如流。”老道士繼續補充道。
老道士在肯定兩兄弟的同時,也指出了各自的不足,而且句句切中要害。不知是為了失去父親而傷心,還是為自己只顧自己情緒而羞愧,兩兄弟的眼眶都開始泛紅。
老道士見時機成熟,便說:“看你們兩兄弟都是能聽得進意見的人,別的問題,我肯定沒有你們懂得多,但關于‘噙口錢’的問題,我們畢竟是專門做這種事的,了解得可能比你們詳細些,你們兩兄弟愿意聽我這個老頭子的觀點嗎?”
兩兄弟抬頭看了看老道士,這位年近八旬的老者,比他們的父親小不了幾歲,清瘦的臉龐、雪白的胡須,再加上一襲道袍,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兩兄弟沒說話,默默點了點頭,算是贊同。
老道士便打開了話匣子,將自己所知的內容一股腦兒地全盤托出:
“關于葬禮,有諸多禁忌和禮數,你們兩兄弟爭論的‘噙口錢’,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的‘噙口錢’,古時稱之為‘飯含’,《周禮》中有記載:關于飯,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關于含,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這些都是根據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別的。”
“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噙口錢’的風俗,有的地方還在延續,有的人家,因不好找銅錢,就省略了這個環節。”
“這個噙口錢,據我所了解,有三種放置方法:其一,在空棺內底面按北斗七星排列放置七枚,再讓逝者臥在上面。其二,在逝者的雙目、雙手、雙腳各放一枚,嘴里含一枚。其三,最簡單的,拿一枚中間有孔的銅錢,用可以辟邪的紅線拴好,將銅錢放在逝者嘴里,另一端拴在逝者的紐扣上,防止銅錢入喉。”
“各地都興這風俗,簡單來講,無非有三個層面的意義:其一,錢就是‘寶’,死者口含寶物離開人世,意在表明逝者‘口中含寶’,象征著生前的日子殷實富足。其二,老人辛苦一生,創造了不少財富,撒手人寰時,什么也帶不走,兒孫心疼,為老人送上一點點心意,是兒孫對老人一生的肯定與褒揚。其三,人死后要進入生死輪回,‘亡靈’要再次投胎轉世為人,老人口含寶物,來世就不會受窮,依然是一種美好的祝愿……”
聽到這里,弟弟于小佬紅著眼,緩緩站起身,對著老道士說:“自認為讀了幾本書,道理比你們懂得多,今天聽了先生的幾席話,才知是我太膚淺了,感謝先生給我上了一課!”說罷,便朝著老道士深深鞠了一躬。
然后,他轉身朝著哥哥于大佬說:“大哥,對不起,是我錯了,爹的所有葬禮細節,由你和老先生來定,我來全力配合打下手……”
屋內,氣氛漸漸緩和,悲傷中又多了一份理解與包容,一場可能激化的家庭矛盾,在老道士的勸解下,消弭于無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