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宣布就任,到今天,滿打滿算,還不到一百天。
結果,拜登這位前總統針對特朗普,卻發表一段措辭非常嚴厲的評價,拜登究竟說了什么?特朗普上任的這一百天的表現,又到底怎么樣?
不得不說,特朗普如果不是一個總統,那么也一定會是一個制造熱點的流量明星。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特朗普在今年年初開啟自己的第二個總統任期之后,何止是燒了三把火,簡直是要把美國和全世界都燒著了!
我們首先來看看特朗普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今年1月,特朗普走馬上任之后,立刻就跟馬斯克搞出了一個針對聯邦機構的裁員的動作。
還別說,這件事,看起來還算是靠譜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很多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的都會面對政府部門冗余和工作人員冗余的問題。
這一點,在美國也不例外。
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全社會的效率問題,已經是被屢次詬病的問題,因此,特朗普一上臺就針對美國聯邦政府的效率問題開刀,似乎也無可厚非。
不過,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這次特朗普和馬斯克針對聯邦政府的裁員,很明顯,步子邁的有點大了。
根據相關公開的資料顯示,這一次美國聯邦政府裁員的比例大致為12%,如此大規模的裁員能不能提升效率不得而知,恐怕因為人手不足,再度導致效率下降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件事,咱有一說一,對于美國以外的地方沒啥影響,畢竟,這是美國內部的事情。
但接下來這件事,影響的可就是全世界了。
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事件,無疑是美國向全世界加關稅。
根據美國前任財長耶倫的估算,在特朗普剛剛上臺的時候,美國的平均關稅水平大致是2%左右,但是經過特朗普加關稅之后,美國的平均關稅水平飆升至20%-25%,幾乎翻了十倍;
而這都還僅僅是耶倫在4月10日時候的發言,要知道最近一個多星期,特朗普像是吃錯藥了一樣瘋狂的針對我國增加關稅,從最初的34%的關稅,已經增加到245%。
當關稅的比例來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其實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個數字游戲而已了,因為按照這樣的關稅比例來看,中美之間的正常貿易已經沒有開展的基礎。
很多人非常疑惑,為什么特朗普像瘋了一樣的玩命加關稅,這樣做對美國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其實,特朗普的邏輯大致是這樣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現在的制造業是非常萎靡的,因為從根本上說,美國現在根本就不依靠制造業賺錢。
如果不靠制造業賺錢,那么美國到底靠什么賺錢呢?
這里不妨稍微展開來談談。
首先我們要了解美國制造業衰落的原因。
其實不光是美國,包括很多歐洲國家也是一樣的,因為歐美國家非常高昂的人工成本,使得制造業留在發達國家生產變得非常不劃算。
舉個例子,比如在美國生產一件商品,假設這件商品的售價是100美元,可能其中有30美元是人工成本,但如果把商品拿到中國生產,可能只需要10美元的人工成本就可以搞定。
這個時候,公司要么可以降價20美元來增加性價比,要么可以維持100美元的售價,提升收益率。
不管最終選擇哪種方式,很明顯,跨國公司把制造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一定能夠提高競爭力或者利潤。
所以,美國的制造業在中國,越南,印尼等國家的時候,絲毫沒有任何競爭力,而這還只是美國自己的企業的問題。
要知道,因為美國制造業的外流問題,還導致美國的制造業體系已經七零八亂。
現如今美國的制造業,在很多領域完全相當于空白的,尤其是面對中國這樣的工業門類極端豐富的國家,美國的制造業已經可以用殘破來形容。
第二,為了解決制造業留不住的問題,美國選擇增加關稅。
制造業除了能創造利潤之外,還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解決就業問題。
去過美國或者看過關于美國的各類影視作品的小伙伴應該都清楚,不管是在紐約,還是洛杉磯,還是舊金山,所有的美國城市中:
除了高樓大廈,別墅遍地之外,一定有這樣一個場景,那就是在美國城市的鬧市區,有大量的乞討人員。
美國大量的乞討人員是怎么出現的?他們為什么寧可無家可歸,寧可吃不飽飯,也不愿意去工作呢?
其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的制造業外流的問題,因為沒有工廠在美國落地生根,自然是無法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給到普通民眾。
當普通民眾工作機會減少,甚至是無法得到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造成的結果自然顯而易見。
一來,民眾的收入水平下降,二來居民的消費能力下降,三來美國企業的利潤能力降低。
正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美國才會在特朗普的帶領下揮舞起關稅的大棒,目的只有一個:
既然來自新興國家的產品價格低廉,使得美國本土的制造業活不下去,甚至因為成本問題,還會迫使美國制造業外流;
那么干脆來增加關稅,通過關稅提高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從而削弱外國產品的競爭力。
那么在這個背景下,理論上,世界各地的公司想要獲得美國市場,就只有去美國開辦公司,設立工廠。
這樣不就能夠解決美國制造業的問題。
其實,很顯然,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打的是挺不錯的,但是這樣的做法,究竟能給制造業回歸美國提供多少助力,實在是根本無從預測。
畢竟,想要去一個地方投資,設廠,再到運營,根本就不是今天決定,明天就能落地的事情。
一方面,即使是完全成熟的生產線,要到一個地方開設工廠也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這對于企業來說實在是一筆相當大的投入,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愿意做這個事情。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的任期總共就四年,而有些工廠可能前期籌備到投產,就需要好幾年,到了最后,特朗普卸任之后,后任者究竟是什么政策,更是無從知曉。
因此,對于這次關稅上漲之后,到底能吸引多少企業回流美國,實在是一個未知數。
雖然對于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制造業回流美國這件事,現在還很難做出判斷,但是有一點一定是確定的,那就是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將會快速上升。
因為不管怎么說,美國的大部分工業產品,需要進口是不爭的事實。
當關稅增加之后,這部分多出來的成本誰來承擔呢?毫無疑問最終還是會落到消費者的頭上,又消費者來買單。
根據一些媒體的統計,這次美國增加關稅之后命名,意味著每個美國家庭平均一年要增加4000美元的支出,幾乎相當于人民幣30000元左右。
這個花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當美國老百姓自己掏腰包去支付高昂的關稅的時候,特朗普的新政策還能持續多久?
難怪拜登會對特朗普提出嚴厲的批評,拜登認為,在特朗普上臺的100天時間里,特朗普對美國社會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破壞是令人震驚的。
那么關于特朗普上任的這幾個月里的所作所為,你又是怎樣看呢?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