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逸是我國的開國大將,曾馳騁于沙場幾十年,身經百戰。
但張云逸卻并不像其他將軍一樣威嚴,而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儒將。無論是下屬還是子女,對他的印象都是慈愛的。
不僅如此,對待感情,張云逸也是十足的癡情。
17歲的時候,張云逸在親人的撮合下與同鄉王氏結了婚。夫妻之間無比恩愛,婚后不久,兩人就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之后過了好幾年,兩人依舊只有一個女兒。
王氏作為一個舊式女子,認為再這樣下去會斷了張家的香火,便背著張云逸悄悄為其納入一妾,此女就是張云逸后來的妻子韓碧。
張云逸回到家,看到家里平白無故多了一個女子,心生疑惑。當得知這是妻子自作主張為自己納的小妾后,當場發火,要求王氏將韓碧送回家去。
可韓碧出生貧苦,父母雙亡,家中只有一個弟弟。為養活弟弟,她早早就獨自一人到廣州打工,過得十分艱辛。
考慮到韓碧已經入了張家,就算出了門也破壞了名聲。在王氏的勸說下,張云逸終于答應讓韓碧留下來。后來,經過兩人的頻繁相處,張云逸徹底接受了韓碧。
而王氏,賢惠的她受到了全家人的尊敬。1928年,張云逸長子張遠之出生,韓碧放心地將孩子交給了王氏撫養。張遠之長大后,親切地叫王氏為阿娘。
只可惜,王氏于1944年被日本鬼子的流彈炸死了。新中國成立后,張云逸特地將王氏的墳遷到了廣州,并多次掃墓。
張遠之說:“父親心里有個位置一直是留給阿娘的。”
然而就在王氏被炸死的第二年,韓碧也遭到了嚴重打擊。
1945年,韓碧生下了一個女孩兒,粉粉嫩嫩又活潑可愛。長到18個月的時候又學會了扭秧歌,小小的身體十分惹人喜歡,給張云逸夫婦枯燥緊張的戰斗生活帶來了許多安慰。
張云逸給女兒取名為遠明,祝愿她能夠有長遠且光明的未來。可命運總是愛開玩笑,一場大病,讓遠明的生命就停留在了18個月。
那時候,遠明發著高燒,張云逸卻無暇顧及生病的女兒,因為他正忙于和國民黨進行交涉。再加上醫療條件差,遠明一連燒了兩天,不久就去世了。
遠明是韓碧一手帶大的,自從有了女兒,她每天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可如今,好端端的女兒病了兩天就夭折了,韓碧非常傷心,整日流淚,嘴里還不停地念著女兒的名字。
一開始,人們只是以為韓碧傷心過度,直到發現她眼神空洞,才發現了問題:因過于傷心,韓碧的精神失常了。
這對張云逸來說簡直就像晴天霹靂,可此時正值國共談判最緊張的時候,他不能拋下工作,所以只能忍痛讓其他女同志暫時照顧妻子。
1946年,韓碧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張光東,兒子的到來使得她精神狀態好轉,但這也無法徹底治療好韓碧的心理創傷,只要想到夭折的女兒,她的情況就會馬上惡化。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新中國成立后。
1953年,韓碧的病情忽然加重,原因是她收到家鄉弟弟的來信,說他被劃分為了地主。
韓碧不敢相信,她祖上確實是大戶人家,可到了她這一輩的時候就已經沒落了,不然她也不可能獨自到廣州打工。
這件事給韓碧心理造成了不小的負擔,但她不愿意也給張云逸造成負擔,所以一直藏在心里,使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有一天,韓碧突然沖出門外,大喊著:“我受不了啦!”
看著妻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張云逸的心里心疼不已。
不久,張云逸由于操勞,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癥,身體也日益虛弱。這時有人出來建議張云逸,讓他把韓碧送到精神病院治療,這樣他自己也能得到休息。
可張云逸卻并不同意,他說:“她已經跟了我十幾年了,陪我風里來雨里去,為我生兒育女,如今生活好了,我怎能把她一個人送到精神病院?”
張云逸認為,醫院雖然有專業的治療手段,但他深知韓碧的病根就是孩子,若真的把她送到醫院,孤苦伶仃一個人,恐怕病情會更加嚴重。
于是,張云逸堅持要讓韓碧在家里療養,而他也想好了治療妻子的辦法。
當時,長子張遠之已經結婚,家里也添了新生兒。張云逸便要求兒子兒媳,一有空就要帶著孩子回家,讓孩子多與奶奶接觸。
最初兒媳王婷不明白公公的想法,直到她看到婆婆的情況越來越好,她才明白了其中深意。
孩子是韓碧痛苦的來源,也是化解她病情的良藥。只要張云逸感覺妻子精神不太好了,就把孩子往她懷里送,看到孩子,韓碧的精神就好多了。
孫子張曉龍回憶:“爺爺讓我們陪奶奶,我們就拿著玩具到房間里鋪開,我們自己玩自己的,奶奶就在一旁溫柔地看,好像只要我們高興了,她就跟著高興。”
此外,張云逸還在工作之余陪妻子散步,緩解她的心情。
在張云逸溫柔地照顧下,韓碧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好,還曾親自做文昌雞招待回國的李宗仁。當吃到如此美味的美食時,李宗仁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可就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時,張云逸卻病倒了。
1969年,剛剛過完建國20周年大慶,北京的領導人們就收到了一條緊急命令,要求他們疏散到全國各地。張云逸和家人要去廣州,他們匆匆收拾行李后,就坐上了前往廣州的飛機。
此時張云逸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但他以為問題不大,所以一直在堅持。直到1971年的一天,張云逸毫無預兆地暈了過去,跌倒在地上。
由于他的身邊當時只有妻子韓碧和12歲的小孫子,等他們叫來救援的時候浪費了很多時間。醫生診斷,張云逸是腦供血不足,所以才會暈倒,可即便醫生已經全力搶救,還是使張云逸落下了病根。
從那以后,張云逸得了失語癥,后來沒過多久又經歷了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到最后,張云逸的病情變得越來越嚴重,只要坐下就會陷入昏迷,十分嚇人。
或許是老天開眼,原本精神狀態不好的韓碧在此刻卻變得無比清醒。看著丈夫深受病魔折磨,她十分心疼,便主動攬下了照顧張云逸的責任。
前半生張云逸精心照顧韓碧,后半生又由韓碧親自照顧張云逸,夫妻倆用愛牽絆著彼此。
為了不讓張云逸陷入昏迷,韓碧想盡了辦法。她先是買了輪椅,推著張云逸外出,她想只要張云逸昏迷,輪椅就能把他震醒。實在不行,韓碧的口袋里就揣幾根爆竹,用爆炸聲驚醒張云逸。
雖然這兩種方法并不科學,但家人都能理解,畢竟這是韓碧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1974年,張云逸來到了生命的盡頭。或許已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他開始交代后事。他對兒女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等我走后,一定要照顧好你們的母親,她這一輩子不容易。”
兒女們聽后紛紛落淚,他們被父母間的愛情深深打動。
在生命的最后幾天,張云逸再也說不了話,他陷入了深深的沉睡之中。鄧小平成了最后一個來看望他的人。看著床上毫無生氣地老戰友,鄧小平艱難地說出口:“云逸同志啊,我們兩個是最老最老的戰友啊!”
這年11月19日,張云逸在睡夢中安詳歷史,妻子韓碧哭成了淚人,從此這世間又少了一個疼愛她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