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車質押當真可以實現“零成本”賺大錢?其背后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防范此類騙局?近日,英德法院審理了一起租車質押詐騙案件。
【基本案情】
張某因欠他人債務無法償還,與阿華(另案處理)合謀,兩人于2024年6月到一汽車租賃公司,由阿華提供租車費用,以張某的名義租賃了一輛豪華轎車,并制作了虛假的行駛證。隨后張某將車輛質押給沈某,用于向沈某借款10萬元。借款到手后,張某將錢用于支付租車費用、償還其他個人債務、消費等。一段時間后,汽車租賃公司因張某斷供租車費用后,通過車輛定位系統找到涉案車輛,告知要將車輛收回,致使案發。
【裁判結果】
英德法院審理后認為,張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責令張某退賠沈某經濟損失人民幣八萬余元。
【法官說法】
租車質押看似是“零成本”輕松賺錢的法子,實則是將租來的車輛非法變現,當事人最終往往陷入錢財兩空、鋃鐺入獄的境地。因此,法官提醒廣大群眾切勿抱僥幸心理,為解一時的債務或圖一時之利,鋌而走險,跨越法律的紅線。
作為汽車租賃公司,對于長期租賃或價值較高的車輛,應對承租人的身份及收入等信息等進行核實了解并要求提供擔保人或繳納一定的押金,以及對車輛安裝相應防丟系統,做好相應的車輛管理工作,定期檢查車輛狀態。作為像沈某這樣的承接質押車輛的一方,應核實車輛權屬,查驗行駛證、車輛是否有簽屬過租賃合同,避免接受來源不明車輛,降低被騙風險,如發現被騙,立即報警,保留好雙方簽署的合同,以及轉賬記錄等相關材料。
來源:謝秋君
編輯:羅雯婕
校對:趙彩紅
審核:肖珍艷
每個贊和在看,都是對我們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