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崔東樹發文稱,2025年3月月末全國乘用車庫存335萬輛,較上月增加27萬輛,較2024年3月增2萬輛,但較2023年3月少26萬輛。隨著中央促消費政策的推動,各地車展等營銷活動的活躍,1季度的廠家總銷量相對較好,截至3月底的庫存與未來銷量綜合預估的現有庫存支撐未來銷售天數在55天,相對于2023年3月的62天和2024年3月的52天,今年3月的總體庫存壓力不大,但新能源的庫存壓力已經持續明顯的加大。
1. 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2024年乘用車國內零售呈現5-12月的持續上升態勢。由于春節前置等因素,2025年1月車市較弱,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38.5萬輛,同比增長25%,環比下降23%;3月零售194萬輛,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40%,處于歷年3月零售歷史高位。
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94萬輛,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4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513萬輛,同比增長6%。受到新能源增長和春節后政策發力的推動,今年2-3月恢復正增長是很強的,3月同比增速也是歷史最高的。
2. 全國乘用車行業庫存跟蹤
2025年3月月末全國乘用車庫存335萬輛,較上月增加27萬輛,較2024年3月增2萬輛,但較2023年3月少26萬輛。目前的政策啟動帶來廠商的總體樂觀,春節后的生產較高,廠家批發相對積極。
3. 全國乘用車行業庫存跟蹤
2024年整體庫存保持相對平穩狀態,12月回落在305萬輛左右,2025年3月回升到335萬輛,主要是渠道庫存的回升。2025年3月的庫存總體相對平穩。但相對于2023年3月庫存明顯降低,總體行業庫存壓力相對可控。雖然廠家庫存占比處于高位,但年后開始新車增量,前兩年的去庫存趨勢緩解,庫存在1季度小幅上升。
4. 全國乘用車市場預測指數與滿意度指數
按照PMI指數的設定方式和評價結果評價月度市場表現。根據廠家內部人員的預測匯總測算,內部市場預測團隊對3月乘用車市場月前預測是樂觀度98%,4月初的3月月后滿意度評估為86%.,均處于高位。目前對2025年4月市場的樂觀度達到56%,這是近期的超強的市場樂觀點。3月廠家銷量高于車市零售,形成小幅加庫存特征。今年對4月的預估也是比較樂觀的,這體現車市增長的促進性很強。
從目前的335萬輛的庫存水平和預期的到未來幾個月的市場增長的判斷,行業庫存消化壓力不大。鑒于目前價格促銷戰帶來的分化走勢現狀,車企需及時跟蹤政策環境與市場變化,謹慎設定產銷節奏,根據經銷商庫存結構,謹慎增加庫存,及時清理歷史庫存。
5. 全國乘用車市場總體庫存特征
隨著新能源車的占比提升,燃油車銷量下降,對應的庫存占壓也逐步減少。總體看2025年3月的自主主流車企的庫存相對上年末大幅上升,體現車企實現開門紅意愿較強,庫存安全性稍有改善,但豪華車庫存有所加大。
從庫存周期看,2021年12月開始的加庫存周期,在2022年11月達到峰值的394萬輛,隨后逐步回歸下降到2023年4月的325萬輛,2023年5月開始的加庫存到2023年11月392萬輛為止,加庫存帶來的壓力較大,2023年12月開始強力去庫存,2024年2月降到321萬輛。2024年庫存上升緩慢到6月的344萬輛,隨后降到10月的297萬輛。
2025年2月加庫存后,2025年3月拉升到335萬。但由于燃油車萎縮較嚴重,庫存的壓力也并未大幅緩解。
6. 全國乘用車市場庫存天數增長
隨著2025年春季市場回暖的如期到來,2025年換購需求較強,3月末的庫存天數明顯下降。春節后的2025年3月市場零售表現相對較強。隨著中央促消費政策的推動,各地車展等營銷活動的活躍,因此預測1季度的廠家總銷量相對較好,因此2025年3月底的庫存與未來銷量綜合預估的現有庫存支撐未來銷售天數在55天,相對于2023年3月的62天,2024年3月的52天,今年3月的總體庫存壓力稍有增大。
7. 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庫存回升
從僅生產新能源車的企業的庫存變化特征分析看,2023年年初庫存20萬輛,年初的庫存保持較好,隨后進入庫存快速增長期,2023年12月末的純新能源車企總體新能源庫存降到39萬輛,2024年3月進一步降到33萬輛, 2024年12月上升到66萬輛,2025年3月庫存80萬輛,其中新能源經銷商的廠家和渠道庫存明顯上升,行業庫存總體壓力逐步加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