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21日電 題:一個喜歡沙漠的女博士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投影儀下,黑板前,任昱將沙生植物的各種特性一一剖析向學生展示。學生們驚訝之余,她話鋒一轉:“到沙漠上走走,分辨沙生植物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
任職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的任昱,是該學院為數不多的女博士。她的學生們介紹,“任老師講起沙漠來,經常會忘記時間的存在?!?/p>
4月21日,任昱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注意到,只要話題觸及沙漠,任昱的雙眸就會情不自禁閃現光彩;說到激動處,她的雙手會在空中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圖為喜歡沙漠的女博士任昱。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攝
在任昱的人生詞典中,最早帶領她見識沙漠的是父親任永寶,后者是中國林科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耙驗楦赣H工作地點在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我打小就在父親帶領下到處看沙生植物?!眱簳r的任昱性格像男孩子,她尤其著迷于磴口縣附近的烏蘭布和沙漠。
“父親徹底影響了我的人生?!备呖歼x專業時,任昱很自然地選擇了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案赣H知道我的選擇后,沒表示反對,但也沒有贊成。”
在內蒙古農業大學,任昱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一共讀了6年,“每天內心里想得最多的是沙漠,日子過得無比充實。”她隱約覺得,自己的這一生是為沙漠而生。2010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任昱回磴口縣任職,與父親在同一單位工作了近一年。
但任昱有更大的夢想,她想在沙漠的學術領域中深入探索。于是她又背著父親報考了中國林科院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師從中國荒漠化治理權威盧琦。
任昱曾想留在北京繼續學術研究,但導師盧琦建議任昱回內蒙古“深造”。因為盧琦老師告訴她,“內蒙古沙漠多,是學術研究的最佳戰場?!?/p>
聽從導師的建議,任昱回到內蒙古,在鄂爾多斯市林草局短暫任職,又回歸校園。她決心以己所學,為內蒙古的生態建設助綿薄之力。
在校園中,任昱除了講授與沙漠有關的學科外,還利用技術專長,為伊金霍洛旗毛烏聶蓋村農田荒漠化治理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作為恩格貝生態示范區管理委員會荒漠化治理技術指導,她為園區荒漠化治理提供技術服務方案,并助力園區申報內蒙古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記者從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獲悉,目前學院申報的“鄂爾多斯黃河流域經濟帶荒漠化過程與生態修復研究示范”項目,任昱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帶領團隊研究“風沙區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技術、光伏電場沙害綜合防治技術、荒漠草原退化過程與生態旅游持續保障技術”。
“這一生與沙漠結緣很深,但我從不后悔?!比侮抛罱趨⒓佣鯛柖嗨故锌蛋褪矃^第一小學的“紅領巾”治理荒漠思政課上,對前來采訪她的記者袒露心跡。(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