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南淑彥
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人民法院巧解執行困局,既為農資經銷商保住經營“火種”,又讓百萬元貨款“落袋為安”,全力守護春耕黃金期。
“法官,他們正在倉庫出貨!會不會再轉移資產?那我的128萬元就打水漂了!”3月18日,軒某憂心忡忡地走進石河子市人民法院,著急地說道。
原來,軒某長期合作的農資公司竟在此次收款后,遲遲未交付貨物。更令他心驚的是,被告公司疑似正在轉移資產。面臨著錢貨兩空的軒某,決定向法院申請訴訟保全。經過嚴格審查申請材料,石河子市人民法院迅速裁定,對被告采取保全措施。
正值春耕農忙,農資銷售進入旺季,若按常規程序凍結賬戶、查封倉庫,被告企業將面臨供應鏈斷裂危機,經營將受到嚴重沖擊。但稍有遲疑,原告百萬元貨款隨時可能化作泡影。
法理與情理之間,如何妥善辦理這起案件?面對這一棘手狀況,執行法官蘇召沒有絲毫猶豫,決定帶著執行團隊,協同原告,奔赴300公里外的奎屯,先去工廠開展執行調解工作,找到一個能兼顧雙方權益的好辦法。
3月20日,蘇召一行在奎屯涉案倉庫前,沒有立即貼上封條,而是掏出計算器,幫助被告先算清這筆經營賬:“貴公司待執行訂單128萬元,若現在啟動保全查封,貨物交易就會受到影響;如先分期償還一部分,剩余款項定期還,這樣既能留住客戶,還能為貴公司經營爭取到生機,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聽著法官的分析,被告陷入深思,立刻還款,資金實在周轉不過來;如果被查封,經營又陷入困境。
經過反復思考,被告鄭重承諾:“法官,目前我只能拿出100萬元,今天就轉賬,剩余28萬元,4月14日前一定結清,請再給我們一個機會!”看到被告拿出了誠意,原告軒某說道:“法官,我愿意給他們寬限期,企業生產經營都不容易,希望以后還能有合作的機會。”
就這樣,這場春日執行“突擊戰”順利收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