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全球首場“人機半馬”瘋狂刷屏。
4月19日早上7點,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鳴槍開跑,全程21.0975公里,起點位于南海子公園一期南廣場,終點位于國家信創園。
賽事中采取機器人和運動員“同步報名、同一賽道、同時起跑”的原則,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保障人機安全。 本次賽事將機器人的關門時間設置為3小時30分鐘左右;在比賽過程中,機器人可更換電池,也可通過更換機器人以接力形式參加全程比賽。
本次人形機器人半馬共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多家機器人團隊參賽。最終,第一個出發的1.8米高的人形機器人“天工”機器人以2小時40分42秒的成績率先沖過終點線,奪得冠軍。
此次奪冠的天工Ultra身高約1.8米、體重約55公斤,今年不僅將時速從6千米/時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時,還通過搭載“一腦多能”“一腦多機”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變得更聰明。天工機器人CEO熊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是里程碑意義的工作,非常高興。這僅僅展示了天工機器人運動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后面還將看到更多創新技術和應用的落地。
這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金融圈也引發刷屏,其中,華夏基金也成為活動大贏家之一。在活動現場,華夏基金的展臺可謂是人氣爆棚。當天,華夏基金邀請了“天工”機器人在展臺,吸引眾多機器人愛好者和跑步愛好者合影留念。公司旗下機器人ETF(562500)備受大家關注。
與此同時,在活動當天,華夏基金對本次人形機器人半馬進行了主題為《走近機器人2.0!鋼鐵競速,誰是地表最強“機”》的直播解讀,邀請著名體育解說員曲懷,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具身天丁事業部負責人劉益彰,華夏基金馬偉恩等分享賽事看點。
重大賽事不僅是科技實力的競技場,更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向標。
隨著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邁向復雜場景應用,技術迭代與商業化落地加速?!疤旃ぁ睓C器人的賽場表現驗證了國產機器人在一體化關節、運動控制算法、散熱技術等領域的突破,推動產業鏈從實驗室邁向商業化場景。
中國憑借完整的工業基礎與政策支持,將在減速器、電機、輕量化材料等領域占據全球供應鏈主導地位。國產供應鏈在核心零部件(伺服電機、傳感器、減速器等)的替代能力已實現突破性進展,推動量產成本從百萬元級向十萬元級跨越。
憑借“政策+產業鏈+成本”三重優勢,我國占據全球人形機器人30%以上市場份額,預計2030年中國市場規模將超15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58%。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發布《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達到1.24萬臺,市場規模63.39億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將接近34萬臺,市場規模將超過640億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將超過500萬臺,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高盛的預測更為樂觀,認為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0億美元。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展望,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需求量可能達100億臺。綜合各方數據,未來10~2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美元,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未來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
人形機器人市場滲透率正在大幅提升,首當其沖的是制造業和家庭服務等領域。據長城證券測算,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在制造和家庭服務領域的銷量將達1318 萬臺,2025—2035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98.2%;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市場規模將達110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8.6%。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10~15年成為新一代智能終端的主流形態之一。
在政策方面,“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將人形機器人列為“顛覆性技術”。
北京亦莊發布“萬臺機器人創新應用計劃”,規劃九大場景超萬個應用機會,目標2026年實現量產能力突破萬臺,2030年構建全產業鏈生態。政府專項補貼最高達1億元,并推動“機器人+”在高端制造、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場景應用。此外,上海、浙江等地將人形機器人納入未來產業專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50%,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機器人ETF既是分享產業紅利的工具,更是參與一場偉大變革的入場券。其中,華夏基金旗下機器人ETF(562500)憑借規模優勢與流動性,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鍵共享萬億賽道的黃金機遇。
據Wind數據顯示,華夏機器人ETF(562500)最新規模超116億元,穩居行業首位,流動性最好,適合全面布局機器人產業鏈的投資者。
公開資料顯示,華夏機器人ETF(562500)跟蹤的指數為中證機器人指數,成分股涵蓋傳感器、伺服系統、減速器、AI算法等核心環節,場景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多元化布局,受益于多賽道協同爆發。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約為50%,既規避單一技術路線風險,又鎖定頭部企業增長紅利。
行業分布上,指數覆蓋機器人產業上中下游領域,機械設備和計算機比重高達76.7%,整體聚焦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前景較為廣闊。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ETF(562500)交易效率方面,日均成交額超5億元,流動性也非常優秀。
風險提示:文中觀點僅供參考。所提及成分股不作為推介,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購買前請認真閱讀 《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注“物流產品網”視頻號
推薦企業
【聲明】本文來源于侃見財經。物流產品網發布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及圖片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更多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展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