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九月十日,我二、五軍聯(lián)合部隊,從牡丹江市地下組織得到機密情報稱,兩日內(nèi)日軍將有特別貨車一列,傍晚五時左右由牡丹江東站出發(fā),開赴綏芬河國境。
該列車由日偽兵混合隊護車,兵力不詳,但不會很多,估計晚七時該列車到十站(磨刀石站),中途稍停即繼續(xù)東開。
當時我五軍一師政治部主任張中華,二軍二師副師長兼四團長侯國忠,在十站以南接獲情報后,
研究情報,估計敵人護車部隊至多不到四百人,預想設(shè)伏兵襲擊該列車。
我二軍二師四團的一、二、四、六、七連及五軍警衛(wèi)營一、二連約四百五十人為主力,附輕機十二挺,狙擊炮四門,還有反日山林隊黑山部隊一百名配合(該隊特別熟悉地形)。
九月十一日晚,我軍輕裝急行軍,由十站南溝向預期設(shè)伏目的地待馬溝車站方向移動。
在森林中,經(jīng)一晝夜的隱蔽行軍,于九月十二日上午四時到了距待馬溝車站十里左右之南山休息待機,
傍晚,張主任和侯副師長詳細偵察了地形,并擬出初步計劃之后,召集各連黨員干部開會討論,決定在待馬溝東七里水平站附近設(shè)伏兵襲擊夜間通過的列車。
入夜,該部隊進入水平站附近,進行編組。將二、五軍的各跡編為四個戰(zhàn)斗隊。
黑山隊員分散配屬在四個隊里為向?qū)АK秸疽晕麒F路兩側(cè)地形險要,構(gòu)成一條深谷,鐵道從西往東經(jīng)過谷底。
鐵道北側(cè)約一里長的石碴子,頂巔距路面雖然不過六十米,但斜面頗為峭峻,為風化若石,起伏疑,地形錯雜,三個戰(zhàn)斗隊即埋伏在這一線上,
另一戰(zhàn)斗隊以錯角方向配置在鐵道南側(cè)為斷絕地。預計將敵人列車顛覆在這里,伏兵準備以猛烈火力消滅抵抗的敵人。
一切伏兵都部署好了,并將鐵道外側(cè)線上的道釘轉(zhuǎn)松了。果然十六日夜晚八時四十分,敵人火車從西向東急駛。
火車到達破壞處,只聽轟隆一聲巨響,火車前大半部脫軌顛覆,向路南斷絕地傾倒。道北我伏兵一陣猛烈火力射擊,我兩個戰(zhàn)斗隊向未傾倒的列車前進。
但已經(jīng)判明,傾倒的前半部列車為日寇軍,未傾倒的后半部列車為偽滿軍和軍馬車。于是我軍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專打日本兵"。
偽軍懾伏車中不敢動彈。日軍倉皇應戰(zhàn),有的在車中,有的在鐵道上死力抵抗,但終于被我火力壓迫于斷絕地深溝里。
敵仍然拼命抵抗,部分發(fā)生肉搏戰(zhàn)。激戰(zhàn)到半夜十二時,日寇抵抗?jié)u漸薄弱,我軍估計牡丹江、也河等處日寇敵兵可能增援,戰(zhàn)斗持續(xù)過久,反而不利,
于是南北兩面的我軍各突擊隊于黑暗中向殘敵猛沖前進,用猛烈的火力消滅陷于深溝中的寇兵,
并將潛伏在火車廂中的偽軍百余名如數(shù)俘獲繳械。同時收繳被擊斃的日寇武裝彈藥,舉火焚燒了火車。
我軍于十七日夜一時撤離戰(zhàn)斗,釋放俘虜,攜帶著勝利品,向鐵道南泉眼河方向迅速撤走。此次戰(zhàn)斗極為激烈,達五小時之久,敵人遭到沉重打擊。
除隱藏在深溝里的五十余人寇兵得以幸免,共擊斃日寇一百九十余人,傷五十余人。焚燒滿載軍用建筑物資的火車一列,擊斃軍馬一百六十匹。
虜獲步槍三百五十四支,手槍八支,輕機十挺,狙擊炮三門,步兵炮一門,子彈五萬余粒。將不能帶走的敵人遺棄的武器,裝備,器材悉數(shù)焚毀。
肉搏戰(zhàn)斗中,我二軍四團七連連長(模范連長)張顏明,隊員梁洪章,張發(fā)思等九人陣亡,負傷十余人,失蹤一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