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中國大多數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他們一般都早早的培養自己的接班人,而接班人一般都是自己的孩子。
絕大多數都是先讓孩子掌權,然后自己可以指導一二,到最后就能夠放手,徹底退休,但是無錫的洪匯新材卻不一樣,公司老板項洪偉打算把近29.99%的股份賣給無錫國資。
而他們的原因竟然是兒子無力接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父輩的輝煌與傳承的挑戰
項洪偉是個地道的“草根”創業者,16歲進廠當工人,他對化工行業充滿熱情,20歲就進入樹脂車間,后來一路當上班長、車間主任,28歲就成了樹脂分廠的廠長。
他見證了中國氯醋樹脂行業從依賴進口到國產化的過程,對市場變化非常敏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氯醋樹脂市場被陶氏化學、瓦克化學等國外大公司控制,價格高昂。
當時國內產業鏈需國產替代品,項洪偉從中發現了商機,2001年借著中國加入WTO的東風,他和妹夫孫建軍湊了50萬,創辦了洪匯新材的前身——無錫洪匯化工有限公司。
洪匯新材趕上了好時候,國內正需要國產氯醋樹脂,加上價格實惠,還能打入國際市場,在項洪偉的帶領下,公司逐漸壯大,成為國內領先企業,并在2016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之后,公司收入和利潤持續增長,到2020年,年收入穩定在5億,凈利潤穩定在8000萬到9000萬。
這時候,還沒到60歲的項洪偉決定退休,把公司交給兒子項梁,嘗試家族傳承,可惜的是,項梁接手公司后,發展并不如預期。
業績下滑與接班人的困境
2020年項梁接替父親成為洪匯新材的董事長,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一次典型的家族企業權力交接,而接手之后公司發展并不順利,2021年開始,洪匯新材的盈利能力開始下降。
凈資產收益率從2021年的15.91%一路降至2023年的7.65%,這意味著公司利用股東資金創造利潤的效率明顯降低,這項指標直接反映了企業賺錢能力的變化。
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就像身體變差,顯示公司經營可能遇到麻煩,就像醫生切除病灶來保命,賣掉公司對項洪偉來說,也許是明智的止損方法,雖然很無奈。
項梁作為“企二代”,與父輩相比,他的求學經歷有些特殊,在洪匯新材的高管團隊里,他的高中學歷較為引人注目。
公開資料表明,項梁曾在美國圣莫尼卡學院學習,但實際上,這是一所預科高中,主要接收未考入大學的學生。
盡管有機會進入四年制大學繼續深造,但項梁似乎沒有選擇這條路,甚至連相當于國內大專的副學士學位都沒有拿到。
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學歷高低雖然不是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但往往說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積累。
項梁的情況就有些特殊,他的父親是大專學歷,靠著自己的努力從基層技術工人做起,相比之下,項梁的教育背景和化工行業的技術要求不太匹配。
氯醋樹脂行業技術更新快,領導者需要對市場變化非常敏感,同時還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從這些方面來看,項梁的條件可能還有些不足。
項梁能否勝任這個行業,前路是一片迷茫,所以項洪偉做這個決定也是很大程度上規避了風險。
放棄與時代焦慮
兒子經營不善,公司業績下滑,讓項洪偉感到力不從心,他不得不重新考慮未來的方向,他開始積極尋找買家,希望能順利脫手,將利益握在手中。
實際上,在和無錫國資談判之前,項洪偉就嘗試過把29.99%的股權賣給蘇州的一位老板,可惜沒能成功。
這次和無錫國資的交易,成交價格高達9億元,比之前的報價高出30%,真是意外之喜,而在此之前,項洪偉已經在股市上減持股份,套現了大約1億元。
套現金額累計高達10億,這不僅僅是擔心兒子能否順利接手企業,更反映了當下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家的焦慮和無奈。
全球經濟下滑,國內經濟也在進行結構性調整,傳統化工行業面臨環保、技術等多重難題,家族企業傳承問題普遍存在。
“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以及二代接班人在能力和意愿上的不足,都讓企業家感到壓力巨大,項洪偉選擇套現,既是個人規避風險的做法,也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
這或許也是一部分民營企業家面對時代變化時,一種普遍的選擇。
參考資料
新浪財經2025-01-21《二賣洪匯新材,無錫錫山區國資首次“買殼”》
金融界2024-04-26《洪匯新材(002802.SZ)發布一季度業績,凈利潤378.79萬元,下降63.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