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生成圖片、視頻,享有著作權嗎?AI訓練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權益,該如何保護?利用AI造謠,會承擔何種責任?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在賦能千行百業、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些法律上的新問題和利用AI實施的違法犯罪。
說案例、講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聯合人民日報政文部、人民網策劃“說法”融媒體欄目,在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特別推出系列節目,關注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問題。本期關注利用AI造謠的法律責任。
一天,一則標題為《浙江一工業園突發大火》的“新聞”在網上廣為流傳。視頻中火光沖天,人員四散,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很快,相關部門予以辟謠。
原來,這則新聞是利用AI技術制作的一條謠言。謠言是怎么來的呢?制造這則謠言的人將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呢?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網
編輯:苗 艷
審核:馮 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