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情緒從何而來?
在關于股市的點評中,我們似乎經常聽到一句話:“XX板塊下跌主要是受到了市場情緒的影響”。
誠然,市場先生是有情緒的。那么,市場情緒到底從何而來呢?
事實上,這個情緒是所有市場參與者情緒的疊加,是投資者對市場的感覺以及根據感覺做出的決策。
既然是感覺,或冷或熱或適中,極致的冷就是冰點,極致的熱就是亢奮,其實就是源于人性中的貪婪和恐懼,而且很多投資者會把情緒帶入做決策的過程,從而讓情緒落地。
而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感覺和觀點,對于韭菜投資者而言:
市場大漲:“表現不錯呀,直接滿倉干!”
市場大跌:“市場要完了,趕緊清倉離場吧!”
但是由于“羊群效應”的存在,在市場過熱或過冷的時候經常一致性地看空或一致性地看多,讓市場偏離它本來的位置。
而對于高手投資者而言: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賣在人聲鼎沸時,買在無人問津處。”
“真正的機會藏在市場的極端情緒中,而非分析師的預測里。”
#2
為什么感知市場情緒很重要?
人有情緒起伏,市場同樣也有情緒好壞,而且市場情緒相更加復雜,千千萬萬的參與者就有千千萬萬種情緒,判斷起來較為復雜。
市場情緒受市場表現影響,與此同時,參與者根據情緒做出的操作又會影響市場的走勢。
索羅斯的“反射理論”
(Theory of Reflexivity)
很好地闡述了這一點:
他認為投資者認識市場時會產生情緒,而情緒的高低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決策,使決策不是完全客觀,決策后的行動又會改變市場,改變后的市場再進一步左右投資者的認識和情緒。
這樣循環反饋的效果會導致投資者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從而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波動。
簡言之,投資者情緒會引發市場情緒的過度反應,對股市來說是個加速器,既會加速上漲,也會加速下跌。
但是市場的均值回歸是不變的規律,企業盈利才是權益市場長期投資最核心的因素。看看下面這張圖:
數據來源:Wind
拉長時間看,股票價格圍繞盈利趨勢上下波動,漲得不合理了就會跌下來,跌得“委屈”了也會漲回來,雖然波動絕大多數是隨機漫步的,但是價值是根基和大本營。
也就是說,貪婪的情緒在極致地推演后,可能就會帶來瘋狂的下殺;而超跌或是半信半疑的震蕩反而提供了機會,帶來了上漲的空間。
#3
衡量市場情緒的指標有哪些?
衡量市場情緒的指標較多,各大研究機構也都在根據公開交易指標合成構建了“情緒指標”,用于刻畫市場的投資者情緒,從而輔助判斷行情的反轉點,今天就帶大家拆解合成后的“情緒指標”,一探其中的奧秘。
衡量市場情緒的指標可以分為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
定性指標最主要的參考是各大投資交流平臺和社區的留言評論中的態度,往往帶有較強的情緒傾向,各位老司基最能感同身受了。
當市場大漲,基金給我們賺到了錢,基金經理都成了基民的愛豆,基民高喊“借錢也要梭哈”、“再不買錯過一個億了”、“我家經理真給力!”
而當市場調整,基金回撤比較大,基民又都會出來發泄對基金經理和產品的怨氣,“坑爹產品”、“垃圾基”、“丟人啊”、“太差了”、“又偷吃?”
散戶們留言評論中透露出的情緒卻成了行情的反向指標之一。
定量指標就更多了,今天給大家詳細介紹三個較為常用的:
1
兩市成交量
滬深兩市成交量是反映市場情緒和流動性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大牛市頂部,往往會出現蜂擁而入、成交量急劇放大的現象。
最為典型的就是A股歷史上的兩大高點,2007年10月和2015年6月,當時上證指數分別摸頂6124點和5178點,之后市場高位回落,調整幅度最高分別達到73%和49%,但是根據數據統計,迄今為止滬深兩市當月日均成交額最大的月份恰恰是2015年6月,2007年10月前后幾個月的成交額亦處于當時的高位。(數據來源:Wind)
數據來源:Wind
2
換手率
其實,只看成交金額來判斷市場熱度可能并不合理,因為隨著A股不斷擴容,市值和個股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成交金額自然會水漲船高。
如果用換手率來看,會更合理。換手率就是轉手買賣手里股票的頻率,換手率越高,說明投資者交易股票的熱情越高,此時的行情有可能比較火熱,但是當換手過于頻繁,就要提防了,可能說明情緒過熱且有回調風險。目前來看,市場換手率整體處于正常區間。
數據來源:Wind
統計口徑為日換手率的月均值
3
股債性價比
衡量股債性價比的指標是風險溢價,通常指股票市場指數市盈率的倒數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差值。股債比越大,意味著投資權益資產的性價比越高。
研究發現,2014年4月-2021年4月,股債性價比對未來一年內的股債相對收益的預測精度高達79%。(來源:《股債性價比指標詳解》,中信證券)可以用于中期擇時,幫助大家“抄底逃頂”。
圖:滬深300指數近5年風險溢價(%)情況
數據來源:Wind
風險溢價計算式:1/市盈率(%)-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
除了以上有三個判斷情緒的指標之外,融資買入占比、股指期貨升貼水、估值分位數、創新高個股數量、股票活躍賬戶占比等等都是可用于量化投資者情緒的指標。
但是將各大指標綜合起來看得出的結論可能更加客觀,因此多家研究所根據公開交易指標合成構建了“情緒指標”,一般而言,極高和極低點能夠領先于行情反轉,具有較好的輔助判斷力。
#4
市場“情緒指標”如何指導我們投資?
01
根據情緒指標進行心態管理
當市場陷入冰點或較為恐慌,盡數都是看空的哀嚎,手里很多權益基金還在套20個點、30個點的時候,或許應該更加樂觀,心向光明,耐心等待修復;
但當市場確實過熱時,身邊所有人都覺得市場還會慣性上漲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克制貪婪,適度降低收益預期。
02
根據情緒指標進行買賣時點選擇
在炮火中挺進,在煙花中撤退。在市場情緒冰點的時候勇于加倉,在市場情緒處于中位的時候積極挖掘結構性機會,在市場情緒過于瘋狂的時候反而保守。
03
根據情緒指標調整資產配置比例
依靠市場情緒調整資產配置,可以在市場中長期存活。當市場情緒上漲到頂峰的時候,可以增配固收類資產,適度降低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反之,當市場恐慌或剛剛走出恐慌,可以適度提高權益倉位。
04
根據情緒指標調整行業/風格配置比例
不同的行業和風格在同一個時點下可能處于不同的情緒位置。交易過熱的行業可分批止盈,情緒中位尚有上漲空間的行業可繼續持有,而情緒處于洼地但基本面良好的行業可適度增配。
風格亦是如此,沒有一種風格能永遠占優,拉長時間來看,資金的偏好總是在大/中/小盤和成長/價值風格間來回切換。
在貪婪與恐懼的輪回中,唯有保持獨立思考、逆流而上的勇氣,方能成為市場的最終贏家。正如德雷曼所言:“超額收益永遠屬于少數人,因為他們敢于在共識的陰影下尋找光明。”愿每一位投資者在波詭云譎的市場中,以逆向思維為錨,以理性為帆,駛向價值投資的應許之地。
最后,祝大家投資順利!
- end -
風險提示
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