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 日,我們迎來第 135 個國際勞動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奮斗創造美好未來?!?每一個 “五一”,都銘刻著勞動者的奮斗足跡,見證著人類社會的偉大變遷。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于 1886 年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當時,工人們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奮起抗爭,最終迫使美國政府讓步。1889 年 7 月,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將 5 月 1 日定為國際勞動節,從此,這一天成為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奮斗的象征。1918 年,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拉開帷幕,1949 年 12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將 5 月 1 日定為法定勞動節。
勞動,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中華民族自古就勤勞善創,從四大發明到萬里長城,從絲綢刺繡到故宮建筑,皆是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步入新時代,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勞動的力量更是彰顯無遺。脫貧攻堅戰場上,數百萬扶貧干部深入貧困地區,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科技創新領域,科研人員奮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一線,建設者打造現代化交通網絡與能源設施;教育領域,教師培育祖國棟梁;醫療衛生領域,醫護人員守護健康防線…… 各崗位勞動者都在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如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目標,但也面臨諸多挑戰。國際形勢復雜,全球競爭激烈,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的重要性,意義深遠。這激勵著廣大勞動群眾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勞模精神,是對平凡崗位上不平凡勞動者的贊譽。從 “鐵人” 王進喜到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從 “藍領專家” 孔祥瑞到 “大國工匠” 徐立平,一代代勞模詮釋著勞動價值,激勵無數人奮勇前行。勞動精神,是勞動者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包含熱愛、尊重、辛勤、誠實勞動等內涵。日常中,無數普通勞動者堅守崗位,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工匠精神,則強調專注執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科技飛速發展、產業變革加速的當下,更需勞動者秉持工匠精神,提升技能,打造更多 “中國制造”“中國創造” 精品。
新時代征程中,眾多勞動者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在貴州的中國天眼觀測基地,雷政帶領團隊精心維護射電望遠鏡,探索宇宙奧秘;在霍爾果斯口岸,馬小剛作為中歐班列調度員,全力保障國際供應鏈安全;在雄安新區,建設者們高標準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還有農民借助科技提高糧食產量,守護國家糧食安全;志愿者身體力行保護生態;科研人員攻克關鍵技術,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新興行業從業者同樣以勞動詮釋奮斗精神。電商直播主播日夜籌備,連接產銷,為經濟注入活力;外賣配送員不懼寒暑,穿梭街巷,保障生活便利。無論是高端領域還是基層崗位或者是新興行業從業者,廣大勞動群眾都在發光發熱,用勞動創造價值,用奮斗成就夢想。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 75 周年,也是實現 “十四五” 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維護好勞動者權益,創造良好勞動環境。每位勞動者也要認識到肩負的使命,以昂揚斗志投入工作,不斷學習提升,勇于創新創造,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創造新業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