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過了60歲以后,其實很多疾病就進入高發期。
比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癌癥等等。
而到了75歲,進入人生最后的一段時期,這時候身體機能退化,免疫力降低,其實是更容易生病的。
特別是本就患有慢病的老人,一到冬季更加難熬,因為 秋冬季節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死亡率已經超過癌癥。
有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高達3.3億人。
所以說,老人到了75歲,除了癌癥,更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患有慢病的老人,要注意控制好血糖血壓等指標,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
雖然說75歲是壽命決定期,有點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時期。
75歲,身體如何,其實看看這以下幾點就能夠有個大致了解:
第一,腳是否變寬了
《2019中國老人足部特征和穿鞋習慣調研報告》顯示,老年人的足部衰老是從變長變寬開始的。
與年輕的時候相比,55.1%的老年人腳變大了一碼,67.4%的老年人腳會變寬。
還有39%的老人存在不正常步態,有外八字步態這種步態的老人很容易摔跤,發生骨折的風險,嚴重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老人腿腳衰老,這是無法改變的,但老人卻可以通過糾正步態,補充鈣及維生素D,選擇舒適合腳的鞋子等方式,來延緩其衰老,預防骨折。
第二,睡眠質量好不好
很多老人的睡眠質量不好,早醒、失眠、打鼾等等,我的一個親戚,今年75歲,一晚上要起夜七八次,根本沒有睡眠質量可言。
睡眠質量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老年人就好比一臺老化的機器,而睡眠則是機器保養的時間,如果睡眠不好,機器不間斷工作,只會加速老化,遲早會出問題。
老年人如果有長期的失眠問題,最好弄清下原因,代謝病如糖尿病、腦部器質性疾病,如腦梗塞、老年癡呆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疼痛等,還有精神疾病如抑郁癥、焦慮癥等,都可能引發失眠。
失眠的原因很多,睡不好的原因也多,老人最好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查清楚原因后,通過藥物治療、行為訓練等綜合方式來治療失眠。
第三,飲食是否均衡
不少老人的飲食并不正常,要么太過精細,要么過于粗糙。
過于精細,容易出現糖尿病等代謝病,而過于簡單粗糙,只吃素,又容易營養不良,出現少肌癥、貧血等。
有個80歲的老人,近來經常精神亢奮、多言多語,食欲不好,進食量少,大便排便都很不規律,還伴有體重下降,家人一度以為是腫瘤,但并未查出來,后來醫生建議他多曬太陽、加強營養治療,老人的癥狀明顯好轉了。
其實,老年患者的很多疾患都與營養不良、營養素缺乏有關,而保證食物的多樣性,蔬菜、魚肉、蛋、奶、豆、雜糧等都吃,則可以保證營養均衡。
建議高齡老人多吃些鴨血或者豬血,補充血紅鐵素,同時不用咀嚼,入口即化,很好消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