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匯總本周醫療行業新鮮事~
1. 當“減重”遇上“過勞”,減肥國策要如何走下去?
2024年"體重管理年"行動啟動時,西安交大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長王友發曾斷言:"健康生活方式將成為新社會風尚"。
然而在醫療行業,這一愿景正遭遇殘酷現實:某三甲醫院神經介入科的年度體檢數據顯示,醫護人員肥胖率較2019年上升23%,夜班頻率與BMI指數呈顯著正相關。
國家倡導的"管住嘴、邁開腿"減重策略,與制造肥胖的職場環境存在根本沖突。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2. 女子吃火鍋后喉嚨痛,就診僅10分鐘不幸去世
近日,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一名26歲女性在吃火鍋后出現喉嚨痛,隨后因急性會厭炎導致呼吸困難,最終在就診僅10分鐘后不幸去世。
急性會厭炎是一種累及喉部會厭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癥,其主要表現為會厭高度腫脹,嚴重時可導致氣道阻塞甚至窒息。
這種疾病通常由細菌感染(如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因外傷、過敏反應或鄰近器官的炎癥誘發。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3.男子酒后竟“摔出眼珠子”?這是一種嚴重的急癥
據報道,福建一名男子在酒后不慎摔倒,導致右眼眼球完全脫出眼眶,情況危急。所幸的是,他被及時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最終通過手術成功將眼球復位,視力得以部分恢復。
眼球脫臼是指眼球從眼眶中完全或部分脫出的現象,通常由外力沖擊或劇烈運動引起,分為半脫臼和全脫臼兩種情況。除了外傷,眼眶腫瘤(如海綿狀血管瘤、靜脈血管瘤等)、自發性出血、血友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眼球脫臼。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4. 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科學防癌,健康生活
4月15日-21日,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如期而至。這一由中國抗癌協會于1995年發起的活動,已成為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腫瘤防治品牌科普活動。
今年的宣傳周以“科學防癌,健康生活”為主題,旨在通過普及癌癥防治科學知識,倡導群眾踐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癥風險因素,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的實現。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5. “掛證取酬”暗藏風險,切勿因小失大
“掛證取酬”是指醫務人員將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如執業醫師證、執業藥師證等)掛靠至非實際供職的醫療機構或藥店,未實際在該單位執業卻獲取報酬的行為。
此行為短期內可帶來經濟利益,但該行為嚴重違反醫療行業規范及法律法規,近年來已成為國家衛健委、地方衛生監督部門的重點打擊對象。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本文來源|醫學界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夢琳
更多醫療行業新鮮資訊,盡在醫生站!掃描下方二維碼▼▼▼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