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行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2024年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
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鄒宇平,民三庭庭長盧啟哲,南昌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陳力,景德鎮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張春紅出席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全省法院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著力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以司法之力助推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堅持服務大局,知識產權司法護航呈現新作為。
全省法院緊緊圍繞“1269”行動計劃,主動對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出臺數字經濟司法保護意見,舉辦數字文娛、VR等專業論壇,發布典型案例,明確新類型案件的裁判規則,加強對新質生產力領域的高效保護。撫州、宜春法院分別設立電子信息、鋰電新能源等產業司法保護基地。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特別保護,景德鎮法院構建陶瓷知識產權“一體二縱三橫”立體式保護體系,宜春法院打造中醫藥司法保護合作機制,助力“千年瓷都”“中國藥都”品牌升級。撫州法院設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中心和調解工作室,積極融入國家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工作。
堅持公正司法,知識產權審判質效實現新提升。
近三年,全省法院共在114起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持續彰顯嚴格保護的司法立場。深化知識產權刑事司法協作配合,加大對假冒偽劣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省法院會同相關部門印發《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工作指南(試行)》,景德鎮、贛州、南昌法院分別設立知識產權律師調解中心、“泛家居”多元解紛中心及“建玲工作室”,構建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新格局。加強知識產權批量訴訟審理工作,探索建立關聯案件披露制度,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領域的惡意訴訟、虛假訴訟等行為。
堅持改革創新,司法保護體制機制取得新發展。
持續深化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機制改革,建立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體系,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探索特定類型案件指定管轄機制、重大案件提級管轄機制。主動融入江西“1+3+N”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省法院會同省市場監管局等六部門構建商業秘密保護協同聯動機制,與省貿促會、貿仲委簽訂合作備忘錄,滿足涉外知識產權法律需求,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的工作格局。全省法院不斷延伸司法職能,服務社會治理。南昌、贛州、宜春法院分別向家具、醫藥等產業集群發出專項司法建議,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吉安、萍鄉法院分別舉辦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論壇、設立“種業振興”法官服務站,構建知識產權保護與鄉村振興的聯動機制。(徐根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