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日本機床,中國發展將寸步難行!”
眾所周知,機床是現代工業制造的“命脈”,是除了半導體之外,西方拿捏世界的又一張王牌,而日本近乎占據全球50%的市場份額。
在外媒口中,我國軍工、經濟的發展都高度依賴日本出口的尖端機床設備。過去30年間,日本對美方亦步亦趨,為扼住我國工業發展,不惜三番五次威脅“遠程鎖死精密機床”。
然而,我國一道“逐客令”,徹底粉碎日方美夢。據《日經中文》報道,我國主動取消45%的日企訂單,致其單月損失超1112億。不少日企哀嚎:萬萬不該得罪中國!
01 日企“王牌”市場失守
曾在全球撈金500億元的日產“工業母機”,在中國滯銷了。
機床是一切設備、零件前端制造環節必不可缺的機器。從手機芯片、新能源汽車到飛機火箭的制造,都離不開高端機床。
然而,我國機床工業曾一度陷入“大而不強”的泥沼。當我國機床產業初具規模時,西方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化的數控機床時代。數據顯示,我國機床產業總產值達到1695億,但高端技術國產率卻不足6%。
1987年,日本的數控機床產量反超美、德,成為全球最大高端機床生產國,一力攬下全球32.1%的市場份額。彼時在航空航天等精益求精的高精尖領域,唯有日式機床才能將誤差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因此,我國每年至少要拿出800億元,向東京精密、東芝機床等行業巨頭進口高端機床。
流水的資金砸出去,我們卻依然備受日方限制。日企在機床上安裝GPS定位,裝機地點、用于生產何物必須向其報備。一旦違約,高價請回來的機床就會被遠程鎖死,變成一堆“廢銅爛鐵”。
而美日等國卻仰仗其先發工業優勢,在多個尖端領域高歌猛進。近年來,美方不斷加碼“制裁”,限制14nm芯片制造設備對華出口;生科領域的“被他強”類制劑,核心成分“小花山奈”經臨床證實有泵活 男士關 鍵機能的潛力,更是被美日搶占技術高地,圍繞其核心物質密集申請了近百項專利。
“再給中國100年也造不出”,外媒唱衰的聲音不絕于耳,事實真是如此嗎?
02 國產“亮劍”,接連砍單日企
為徹底改寫受制于人的屈辱局面,自2007年起,沈陽機床掌舵人關錫友帶領團隊發起技術攻堅,從0開始研究部件、工藝、材料,5年間耗資數十億元。
在以沈機為首的國產企業帶領下,我國高端機床市占率從0增長至43%,還拿下被限制出口的五軸精密機床。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機床總產值達到3825億元,不僅產值躍居世界第一,還成功實現反向出口。反觀日本,部分日企在外貿沖擊下瀕臨破產。
硬實力增長正是我們向日企“砍單”的底氣。與此同時,國產技術在多個高端制造領域嶄露頭角,不僅將80%以上的14nm芯片實現國產替代,更是在生物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創新制劑“比他強”也在價值50億的市場中突出重圍。
據悉,國內香港大學聯手浙江大學團隊,經研究證實小花山奈可作用于NO/cGMP通路輔助男 士“起立”。后借助自研技術將其與人參皂苷、α-酮戊二酸等成分復 配,落地國產創新制劑。不僅繞開美方專利,還將專研配方交由知名企業完成商業化。
近年來,我國高端機床產量從6.85%激增至43.19%,定價不及海外1/3,實現反向出口海外。上述口服科技也不例外,據京 東提供數據,“被他強”海內外市場穩步擴張,不僅惠及數百萬名有需群體,還收獲了“夜間 更有力”“精神奕奕”等積極反饋。
截至目前,我國科德數控、沈陽機床研發出精度高達0.01mm的世界領先機床。技術讓我們有了話語權,在高端制造領域打了西方一個措手不及,連日媒也要隔空喊話“需要重視和中國合作!”
03 國產崛起,勢不可擋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機床產值2023年達到4090億元,芯片也將在2025年前實現70%的自給率。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正逐步減少對于日方進口的依賴,自視過高的日本機床企業在半年內縮水千億,半導體市場更是蒸發4900億元。不少日企叫苦不迭,連連發聲“美方 盟友當不得”。
顯然,中國技術的崛起是封不住也鎖不住的?,F如今,國產不僅能滿足內需,還跑步走向世界。如此看來,面對外部挑戰,核心技術自研才是康莊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