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隔行如隔山,但吉利偏要自己“造山”!
自《臺州宣言》將一眾汽車品牌進行大刀闊斧地整合,終于形成穩定的“兩橫”格局之后,“七縱”終于也迎來了“妙手”。
最近吉利在上海車展上正式宣布:整合電池業務,成立獨立公司“吉曜通行”。
耀寧、極電、耀能的電池小弟,統收編進一個筐,主打一個“集中力量辦大事”。
“兩橫”大概就是極氪和吉利汽車兩大集團軍,各自負責高端向上和大眾市場。
“七縱”,也就是吉利整車業務的七大支柱:整車架構、電子電氣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驅系統、動力電池、還有超級電混。
每一縱如何達到行業頂尖水平,通過全方位徹底的整合就是其中的關鍵。
所以你看,這次把電池業務擰成一股繩,成立“吉曜通行”,就是為了把“動力電池”這一縱徹底打通、做強!
這不僅是排兵布陣,更是深挖護城河的關鍵一步,重要性不言而喻。
品牌也升級了,搞了個響當當的名號——“神盾金磚電池”。
別以為只是換個馬甲,這波整合是全鏈路梭哈,人、財、物、技術、基地,全給捏一塊兒了。而且路線賊清晰:聚焦磷酸鐵鋰短刀!
“神盾”的安全系統加上“金磚”的電芯技術,強強聯合。
為啥叫“神盾金磚”?核心就是安全!
36項極限測試,8mm鋼針隨便扎、海水里泡足24小時(國標才半小時!),電池包愣是不起火、不爆炸,不熱失控。
而且啊,在吉利這,推動“安全平權”和“短刀平權”,潛臺詞大概是:以前可能得加錢或者頂配才有的安全和性能,以后就會成為你購車預算里的折扣!
當然,這電池優先緊著自家孩子用,比如極氪、銀河E5這些戰略車型,目標是兩年內自給率干到30%。
但格局得打開,吉利說了,不搞100%獨供,還得跟寧德這些大佬在實打實的市場競爭里練肌肉。
未來還要拿著這套技術和產品,去“服務”全球市場。
所以你看,吉利這波操作,目的很明確:把電池這個新能源車的“心臟”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既要降本增效,也要提升產品競爭力。
為的就是在接下來更加激烈的市場搏殺中,能站得更穩,出拳更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