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快到了,谷雨已過,立夏將至,天氣剛剛好。
此時,在外灘,眾多Citywalk中,“花間小日子”有何特別?若要拍照,在哪里,一江一河、東方明珠、海關大樓,可以盡收眼底?
答案,外灘賓旅館聯盟的“葫蘆娃們”全知道。
在外灘街道,80多家賓旅館聚集,占黃浦區賓旅館總數的三分之一,既有沿江豪華頂奢酒店,也有眾多連鎖酒店,從業人員達3400余位。一年來,外灘街道推出賓旅館行業聯盟,以黨建引領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服務質量、助力基層治理,讓宜居、宜游、宜業的“共美外灘”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在這里,賓旅館聯盟就像一根“活力藤”,串起一群愛拼才會贏的“葫蘆娃”。
◆小語種像Citywalk一樣熱門
“小籠包,客人最歡迎,第二名是生煎!”70 后“徐堂主”一邊走,一邊笑答客人們關心的“好吃排行”,民以食為天,全世界都一樣,即便是在外灘Citywalk。
上周五,從上午9 點半到10 點半,從古城公園到和平飯店,沿著外灘來一場Citywalk,這是“徐堂主”要為客人們帶來的“花間小日子”。2歲的楊樂昕躺在小推車里,爸爸、媽媽、小哥哥輪流推著走。黃若霞和黃芷霞,一對小姐妹,不滿10 歲,跟著爸媽手拉手。這兩家都從香港來上海休假,跟著“徐堂主”Citywalk,其樂融融。
“堂主”,是“花間小日子”興趣小組主理人的雅稱;“花間小日子”,是外灘花間堂酒店推出的特色服務,每周都有活動排片表,從插花、茶道到Citywalk,客人們各取所需。“徐堂主”,大名徐蟾春,花間堂保安經理,自從酒店推出“花間小日子”,這位土生土長的老上海就兼任外灘Citywalk主理人,一年下來,做成了最熱門的“花間小日子”。
人民路、永安路路口,外灘花間堂酒店,這個從云南麗江民宿起步的度假酒店開出了全國連鎖店,2020年落戶外灘街道。去年,外灘街道賓旅館行業聯盟一經推出,花間堂就成了聯盟活躍分子,當時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抓緊時間學會說韓語“你好”!
去年下半年以來,來滬韓國游客激增,韓語服務也就成了“賓館剛需”。可是,會說韓語的服務員還真不多。怎么辦?培訓吧!外灘街道請來專家,為聯盟成員推出韓語沙龍,眾多90 后、00后賓旅館服務員參加培訓。效果如何?韓國客人一進賓館,就能聽到一聲親切的韓語——“你好!”
其實,不只韓語,賓館小語種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好比Citywalk一樣熱門。過了“五五購物節”,就是上海旅游節,外灘街道賓旅館行業聯盟準備邀請更多小語種志愿者加入,服務全球客人。
“過些日子,外灘Citywalk,00后大學生小語種志愿者一起來,普通話、上海話、韓語、日語、馬來語、泰語、阿拉伯語……輪番談論小籠包,夠熱鬧!”徐蟾春說,交流無障礙,這也是“花間小日子”追求的好日子。
◆老飯店有獨家“三件套”
午餐時間快到了,餐廳里,四面墻壁上,都是老照片,非常海派。
穿過餐廳,推門,過暗道,上樓,出現在眼前的,竟是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一面紀念墻上,范長江、夏衍……新聞大家的照片,赫然在目。1937年11月,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在此成立,它是中國新聞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也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前身。
“這里是山西南路200號,南京飯店,集飯店和紀念館于一身,上海唯一一家。”南京飯店運營總監劉佳,兼任紀念館志愿講解員,為客人們解說老飯店和“青記”的故事,也是她的日常;賡續紅色基因,挖掘、保護、傳承街區紅色文化資源,也是外灘賓旅館行業聯盟的一大宗旨。
南京飯店,1932年開張,家底夠豐厚,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紅色文化,特色鮮明,文化軟實力也能變成市場競爭力,南京飯店拿出了獨家“三件套”。
游客一進飯店大門,迎面就是“用心文創獨家定制”的大幅海報,海報上是“三件套”——復古帆布包、冰箱貼、明信片。
復古帆布包,包身圖案為1932年9 月16日申報頭版圖,整版報道南京飯店開業盛況。有趣的是,當年這份報紙售價4 分五厘,按1 塊大洋約等于500元人民幣折算,這份報紙如今價值25 元。于是,帆布包售價25元。館藏級圖案,搭配天然麻色,老錢風松弛感拉滿,時尚指數、實用指數、環保指數、性價比指數均為五星。最后,海報不忘推銷——一杯奶茶讓你胖,一個包包讓你“潮”!
至于冰箱貼,圖案也是當年申報頭版,售價10 元。明信片,免費,海報說,“從巴黎寄一張明信片是浪漫,在上海寄明信片,是浪漫升級”,所以,“只談感情不談銀,明信片售價免費”。
客人們看了獨家“三件套”,都會忍俊不禁。這還沒完,飯店大門外就是綠色郵筒,飯店前臺寫好明信片,出門就好郵寄了。
“文創’三件套’,是一家老飯店+紀念館創新服務的誠意和心意,故事要講好,還得多努力!”劉佳說。
◆社區食堂早餐進酒店
外灘沒有山,有山北社區。山北社區,就在外灘蘇河街區,聚集了不少“小個專”賓旅館。
“小個專”,小微、個體、專業,服務街區經濟,也有大能量。當“徐堂主”在外灘Citywalk時,山北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林維敏正在跟如家精選南京路店店長李健聊天兒,聊什么?社區食堂早餐進酒店。
如家精選南京路店,就在山西路天津路口,典型的“小個專”。山北居委了解到,轄區內不少小旅館存在“無餐飲”服務短板。于是,山北居委搭建協商平臺,街道職能部門積極推動社區食堂與賓旅館精準對接。賓旅館聯盟成員也紛紛拿出”需求清單”——涉外酒店過半數客人是外籍人士,上海特色美食最受歡迎;經濟型酒店建議推出“餐飲服務+旅游導覽”,印制雙語美食地圖,將社區食堂納入Citywalk體驗動線,同時實現社區食堂餐飲配送進酒店,破解小微酒店“后廚困局”。
外灘470社區食堂積極回應,努力做到“一鋪一方案”,做好“小個專”賓旅館的“客堂間”,為海內外游客提供更優質服務,讓每一位到訪外灘的游客都能在充滿煙火氣的“客堂間”體驗“舌尖上的上海溫度”。
從黃浦江到蘇州河,從人民路、永安路到山東北路、北京東路,全球消費中心城市的“待客之道”在一家家賓旅館里開枝散葉,這樣的景象,在哪里可以一覽無余?距離外灘470社區食堂不遠,就是外灘璞硯酒店,酒店頂樓72米高處,大落地窗外,一江一河蜿蜒流淌,東方明珠就在眼前,新老建筑錯落有致,大小馬路縱橫交織,行人車輛川流不息,匯聚出一派繁忙、繁榮和繁華。
“一兩個月后,酒店大堂要開出’小哥書屋’,請忙碌的快遞小哥們歇歇腳、讀讀書,這也是我們街道賓旅館聯盟的新服務。”80 后徐杰是璞硯酒店負責人,他說從業20 多年,酒店參與服務新就業群體,卻是一件新鮮事,有意思有意義!
原標題:《新消費·申活力|賓旅館聯盟“活力藤”串起愛拼“葫蘆娃”》
欄目編輯:顧瑩穎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 劉歆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姚麗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