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這幾天,領克展臺的熱鬧勁兒成了行業里的熱門話題。現場不少外國觀眾背著背包、拿著筆記本,湊在展車旁邊仔細看配置表那認真勁兒跟在自家門口買車似的。這種場景讓人切實感覺到,領克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早就不是 “初來乍到” 的生澀,而是帶著 “老朋友” 般的熟絡了。
先看一組實實在在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領克全球海外出運量累計超過 8.4 萬輛,業務已經覆蓋 39 個市場,在海外開了 101 家門店。2025 年的目標也很明確:海外銷量要達到 4.68 萬臺,僅歐洲就要新增 150 家門店,還要開拓 10 個新興國家市場。這些數字不是簡單的增長,而是領克從 2020 年啟動歐洲戰略以來,一步一個腳印在海外市場砸出來的根基。
說到出海,我們家就要說說領克 01 這款車了,他在歐洲市場算是 “老面孔” 了。從 2020 年開始,領克在阿姆斯特丹、哥德堡等城市開了體驗店,很多當地人第一次接觸中國高端車,就是從坐進領克 01 的駕駛艙開始的。電影《獵狐?行動》里有個鏡頭,領克 01 作為警車在歐洲街頭飛馳,其實這不是電影特效,而是真實場景的還原。
領克能在海外圈粉,核心還是技術過硬。國內 28 萬用戶驗證過的 EM-P 智能電混技術,到了歐洲依然吃香。這套系統最大的優勢是 “全能”:平時在城市里上下班,純電模式能跑挺遠,充電方便又省錢;要是周末想跨國自駕,切換成混動或者增程模式,續航焦慮直接消失。歐洲國家多、距離近,很多人喜歡開車跨國旅游,路上難免遇到充電樁不夠的情況,領克這套技術就像給行程上了雙保險 —— 沒電了加油,沒油了發電,總能讓車保持最佳狀態。
作為新能源出海的主力,領克 08 EM-P 更是帶著 “破局者” 的姿態。它是歐洲首款純電續航突破 200km(WLTP 工況)的插混車型,這個數據意味著什么呢?在歐洲很多城市,日常通勤往返距離也就 50 公里左右,充一次電夠跑四天,完全能當純電車用;趕上長途出行,油箱加滿能跑上千公里,根本不用頻繁找加油站。不少歐洲用戶試駕后都說,以前覺得插混車 “兩頭不靠”,現在領克讓他們看到了插混的真正實力 —— 既有電車的安靜省錢,又有油車的續航保障,簡直是為歐洲的用車場景量身定制。
接下來,領克的全球布局還要加速。2025 年,除了在歐洲繼續深耕,還會重點開拓巴西、墨西哥這些新興市場。未來還會和極氪聯手,一起拓展澳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南非等市場。這種 “協同作戰” 的策略很聰明,既能共享渠道和供應鏈資源,又能各自發揮優勢,把中國高端車的影響力一點點滲透到更多地方。
回到上海車展的現場,看著外國觀眾在領克展臺前比劃著交流,突然覺得這場景特別有意義。以前咱們看歐洲車、日本車在國內受歡迎,現在中國品牌也能讓外國人圍著打轉,靠的不是低價促銷,而是實實在在的技術和口碑。截至目前,領克在歐洲市場的用戶認知度已經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開始把領克放進購車清單,這背后是中國汽車工業從 “制造” 到 “智造” 的蛻變。
從上海車展的熱鬧到海外市場的穩步增長,這個中國品牌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全球汽車市場寫下屬于中國的篇章。或許不用多久,在歐洲街頭、在東南亞的公路上,領克會成為越來越常見的 “中國身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