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設在山東濟南市商河縣的校外實踐基地里,兩位非洲姑娘——來自加納的麗薩和馬拉維的奎因,在田間地頭感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勃勃生機,解鎖中國農業技術。
眼下,正值小麥田間管理關鍵期。在濟南市商河縣的一塊麥田里,麗薩和奎因正操控兩臺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
這兩位非洲姑娘是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留學生,今天她們除了學操控無人機,還要學習有機種植技術。在這個西紅柿大棚里,種植全程不施農藥,只用木醋液和腐植酸水溶肥養護土壤,結出的西紅柿果肉飽滿、甜度高,產量還比傳統種植高20%。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馬拉維籍留學生奎因稱:“我相信,如果我們國內在種植西紅柿時使用木醋液的話,產量會顯著提高。這項技術如果廣泛應用,將助力我們的農民提升作物產量、增加收入。”
來到中國前,麗薩是一名農學專業的學生,奎因也在馬拉維從事與農業相關的工作。兩人計劃完成學習后,回到自己的國家,繼續從事農業工作。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非農業人才合作日益緊密。一批批像麗薩、奎因這樣的非洲留學生,正通過在中國的學習把先進技術帶回非洲,助力當地農業發展。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