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周末清晨,上海浦東新區聯洋社區出現一群身著迷彩服的小小身影:7 名曾參加小勇士品牌夏令營的學員,手持分類垃圾袋和長柄夾子,認真清理草坪磚石縫隙中的煙頭、樓道角落的過期海報,并用自制的環保漫畫海報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這場自發組織的社區環保行動,讓 "小勇士精神" 在基層治理中綻放光彩。
細節處見擔當:從分類垃圾到文明勸導
在社區中心花園,8歲的陳雨欣蹲在地上,用夾子夾起一片碎玻璃:"小勇士品牌夏令營教官說過,垃圾要 ' 精準打擊 ',危險物品更要特別處理。" 她的垃圾袋上貼著 "可回收"" 其他垃圾 "標簽,每撿到一件物品都會認真分類。同伴王浩宇則負責清理單元門廣告,他帶著小噴壺和鏟子,模仿小勇士品牌夏令營學的" 戰術清障 " 動作,將頑固貼紙清理得干干凈凈。 "阿姨,廢電池要放進紅色有害垃圾桶哦!"8 歲的吳馨蕾攔住正要扔垃圾的居民,遞上自己手繪的《環保小貼士》,上面畫著電池、熒光燈等有害垃圾的處理方式。孩子們講的垃圾分類知識比電視上還清楚,連我都跟著學了幾招。
環保行動的 "軍營烙印":從課程到實踐的無縫銜接
據學員們介紹,此次行動源自小勇士品牌夏令營 "迷彩綠 + 生態綠" 特色課程。他們在小勇士品牌夏令營曾參與 "模擬荒野求生",學習辨別可降解垃圾與有害物質;結營時每人領到 "環保小衛士" 任務卡,承諾每月完成一次社區清潔。"教官說守護家園就是守護 ' 無形的戰壕 '。" 陳小雨展示的任務卡上,詳細記錄著他們的分工:"偵查組" 負責巡邏衛生死角,"后勤組" 準備清潔工具,"宣傳組" 設計環保標語。
社區居委會王阿姨表示,孩子們的行動極具示范效應:"他們清理樓道時,有居民主動加入;宣傳垃圾分類時,連老人都掏出手機拍照記錄。" 活動結束后,學員們將撿到的 2 公斤可回收物兌換成綠植,送給社區養老院,延續著 "變廢為寶" 的環保理念。
小勇士品牌夏令營教育的社會延伸:當小勇士成為文明使者“環保不是一次性行動,而是融入生活的習慣”。小勇士品牌夏令營聯合創始人劉建軍說:“這類社區實踐是軍事責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留下的不僅是干凈的街道,更是一份關于責任與擔當的無聲倡議。正如社區公告欄新貼的學員手寫標語——撿起一片垃圾,扛起一份責任,我們都是社區的小衛士!” 這場由幾個孩子發起的環保行動,正在悄然影響更多人:當軍事教育的精神內核與社會責任感深度融合,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改變世界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