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過2024年前三季度東鵬控股的財報,時間過去了半年,我們就再來更新一下吧,看一下其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一季度的業績情況。
2024年,東鵬控股的營收同比下跌16.8%,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跌1.7%,在經歷兩輪的“俯臥撐”式發展模式后,有可能會開啟持續小幅下跌的新模式。
所有產品的營收都在下跌了,“有釉磚”產品的下跌是關鍵,下跌幅度上,還有“無釉磚”等產品的跌幅更大。產品結構上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有釉磚”占比超八成。
所有的市場都在大跌,前三大市場的跌幅比較接近。這說明,下跌是全國性和全市場的,幾乎不可能靠某地的營銷策略來改變這一趨勢。
在凈利潤方面,2024年同比“腰斬”不止;2025年一季度出現了小額虧損的現象。
由于一季度本來就是東鵬控股的淡季,2024年一季度也是虧損狀態,倒不用太過擔心。
反倒是持續五個季度的營收下跌,特別是2025年一季度,在營收和盈利方面,都是最近九個季度中最差的,就讓東鵬控股2025年的經營形勢顯得嚴峻起來。
毛利率在2021年觸底之后,2022年和2023年有明顯反彈;2024年重新下跌,2025年的下跌幅度很大,有脫離以前的毛利率平臺,到更低的位置去尋找新支撐點的跡象。
從2021以年以來,只有2023年的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表現優秀,其他三年都是及格或者勉強及格的水平。作為龍頭企業都混成這樣,整個行業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僅看主營業務方面,2023年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達到了12個百分點,2024年下滑至7.2個百分點,2025年一季度,并非其他影響因素帶來的虧損,而是主營業務就已經虧損了。
除了毛利率下滑的影響,營收下跌導致的期間費用占營收比上升,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再加上“稅金及附加”占比的上升,在三大因素共同擠壓之下,主營業務盈利空間快速萎縮,直至主營業務出現虧損。
在其他收益方面,最近幾年都是凈損失的狀態,好在損失金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穩中有跌,這當然與對客戶的信用政策調整有關。而被迫嚴苛起來的信用政策,不可避免地會對營收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季度確實是東鵬控股,甚至是整個瓷磚行業的淡季,不僅是2025年一季度的表現較差,前兩年一季度的營收規模、毛利率和主營業務盈利空間也不太好。
但是,同樣是一季度,還是2025年一季度表現最差,哪怕后續季度,恢復與以前年度類似的波動狀態,同比表現不如前兩年的情況,也是概率很大的。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較好,雖然波動幅度比較大,但最近兩年都是大額凈流入的狀態,前兩年有下滑的現象,但仍然是凈流入。2025年一季度的凈流出,僅供參考,關鍵還得看全年。
從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幅下降以后,2024年又有所增長,但投資規模已經不能和更早的那些年份相比了。誰都知道在現在的行業形勢下,繼續搞產能擴張的必要性幾乎沒有了。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較好的主要原因,除了最近三年應收項目在回收資金之外,每年的折舊和攤銷回收資金的規模也比較大,只是應付項目減少消耗掉了一些。
東鵬控股的長短期償債能力都是很強的,持續多年的大額盈利,他們完全有條件來把這些指標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持續好幾年的“縮表”(總資產下降),原因主要是應收應付項目下降,去杠桿和固定資產折舊的規模大于新投入。
在縮表中,兩大減值損失并不算慘重,其實是比較牛的,也證明東鵬控股平時的減值測試做得不錯。很多經濟體怕縮表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比較虛,而債務卻是真實的,一旦縮表時較真,就會出現債務問題。
房地產下行帶來的連鎖反應,直到2024年才大幅影響東鵬控股等建材企業的業績。以前當然有影響,那時擔心的是增長變慢;現在可能就要擔心,下跌到哪里,才能找到支撐點了?
面對嚴峻的形勢,東鵬控股等龍頭企業還是比較從容的。除了在蕭條中耐心等待,似乎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