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淡季來了,訂單流水都上不去,司機們一邊敲木魚指望平臺多派點單,一邊寄希望于買免傭卡來提升流水。但是買了免傭卡真的能提高流水嗎?
去年,有網約車平臺推出萬元免傭卡的時候,網約車觀察就曾發文提醒過大家,不要被“免傭”表象迷惑,小心成為韭菜被平臺割了。詳情查看》》
免傭卡看似是一種“福利”,但實際上,它是平臺通過預付費模式提前收割司機未來收入的一種手段。平臺將原本的抽傭收入轉化為一次性收費,表面上免除了抽成,但實際上只是將抽成提前收取。例如,司機購買一張80元的免傭卡,平臺通過免傭卡一次性拿走了司機未來可能產生的抽成收入。
這種模式類似于理發店的預付費模式。平臺通過售賣免傭卡快速回籠資金,緩解自身的運營壓力,而司機則被迫為了回本而拼命接單。免傭卡的本質并不是為了提高司機收入,而是為了綁定司機與平臺的關系,讓司機在經濟上更加依賴平臺。
即使知道會被收割,但還是有很多司機抵不住誘惑。畢竟,抽傭是司機收入的一大痛點,平臺抽成20%-30%,當看到“88元買一天免傭卡,輕松賺800!”這樣的廣告出現時,司機們很難不心動。然而,一旦你心動了,就容易被“割”了。
以王師傅為例,他花了88元購買了一天的免傭卡,跑了14.8小時,接了29單,總流水584元。扣除免傭卡費用后,他的凈收入僅為378元,時薪低至25.5元,甚至比不買卡時還低。而且當流水達到400元后,平臺派單明顯減少,最后3小時甚至完全沒單。對此,不少司機感慨,免傭卡才是網約車平臺最高明的套路。
沈陽網約車司機小李則表示,買了某個小平臺的免傭卡之后確實是不抽傭了,但是信息服務費卻從5毛錢一單漲到2元一單,接的還是一些小毛單,算下來比抽傭還要狠。
廣州司機楊師傅說,花了88買免傭卡,原以為能多賺一點。結果44公里的訂單,結果接到一筆44公里的訂單,乘客實際支付54元,扣掉24元高速費,30塊錢就能打車了。所謂的免傭真的讓雷鋒看了都要感動哭了!
類似的情況在網約車司機群體中并不少見。某網約車協會的調研顯示,使用免傭卡的司機日均接單時間比普通司機多2.3小時,但時薪卻低了18%。平臺通過算法控單,當司機流水達到一定金額后,系統會減少派單甚至完全停止派單,迫使司機延長工作時間。
所以千萬不要迷信那些所謂的日入800+高流水,很多時候都是平臺的托兒,或者隱藏了“特殊時段、區域補貼、極端時長”等關鍵信息。對普通司機來說,這些所謂的“高流水”根本無法復制。
面對免傭卡的誘惑,司機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跑單能力。如果平臺本身訂單量不足,或者自己的賬號接單率較低,免傭卡只會成為一種負擔。其次,要警惕“先付費再賺錢”的套路。凡是需要提前掏錢的福利,大概率是平臺設計的“割韭菜”手段。最后,盡量避免選擇小平臺或時間過長的免傭卡,以免因平臺倒閉或違規被封號而遭受損失。
司機們兢兢業業的跑車,卻賺不到相應的報酬。這樣的平臺又怎能贏得司機的尊重與信任。對于平臺而言,與其通過免傭卡這種短期手段壓榨司機,不如從根本上提高單價,優化派單規則,真正為司機創造更高的收益。只有平臺、司機和乘客三方形成良性循環,網約車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