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屆 MIB 國際商務談判賽初賽圓滿落幕。本屆大賽由全國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中國政法大學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聯合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46所高校的68支代表隊參與。經過專家們三輪嚴格評審,最終24支隊伍脫穎而出,晉級復賽。
中國政法大學代表隊在本次初賽中表現出色,成功晉級復賽。代表隊由24級國際商務專業碩士李歆渝、遲奕昕、豐日上、韓聰、馬路瑤、王亞龍、熊文慧、張靜、左靜鈺,以及會計學學碩鄒瑤瑤等10位同學組成,張婷婷副教授擔任指導教師,他們的參賽案例是《中國華宇&法國星馳就采購飛機零部件原產地爭議談判》。該案例憑借深度分析與策略設計的專業水準,展示了我校國際商務專碩(MIB)項目在國際商務談判方向上人才培養的強勁實力。
為備戰本屆賽事,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商務專碩團隊積極向全校各專業師生展開選拔與培訓工作;備賽過程中,全力保障教師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在張婷婷副教授的指導下,談判隊成員利用寒假假期持續進行案例優化,從案例的深度剖析到談判策略的精心設計,再到談判技巧的反復雕琢,針對學生在案例編寫和策略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給予精準且專業的建議,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的專業能力與實戰水平。談判隊先后組織五輪線上專題研討會,圍繞談判框架構建、法律條款適用等核心環節進行深入推敲。案例不僅內容詳實、邏輯嚴謹,還緊密結合當下國際商務的熱點與趨勢,展現出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眾多參賽隊伍中嶄露頭角。
張婷婷老師指導學生
以《中國華宇&法國星馳采購談判》案例為縮影,同學們將出口管制、中國航空企業價值鏈重構、大型飛機技術本土化、中國深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眾多知識點有機融合,也為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談判視角與涉外法商創新實踐解法。
MIB國際商務談判賽以構建教學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為宗旨,錘煉師生在國際規則運用、跨文化協商中的實戰本領,在展現跨國談判智慧的同時,深諳尊重差異、尋求共贏的國際化思維。本屆賽事通過案例編寫與策略設計的系統性考核,以覆蓋多領域的復合型知識架構,呼應了新時代對“跨學科、跨文化、跨邊界”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國政法大學代表隊的優良表現,正是學校深化跨學科建設、推進法學與商科交叉融合的生動體現。
接下來,針對復賽階段更高規格的競技要求,法大代表隊將深化備戰:一是強化專業儲備,系統梳理案例相關法律條文與商業慣例;二是創新演練模式,通過多維度實戰模擬提升團隊臨場應變能力;三是整合優勢資源,在持續邀請行業專家開展針對性指導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引入具有國際商務談判實戰經驗的企業法務顧問參與專項培訓,通過真實商業場景還原與風險預判推演,系統強化團隊的溝通與應對能力。談判隊員紛紛表示,將充分利用學校項目提供的各類資源和支持,勇創佳績。
內容來源|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