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詩新劇《淮水竹亭》開播了,看完網友評價和播放數據,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先說好的方面,作為《狐妖》系列劇集,《淮水竹亭》可以說本身就擁有一定量的原著粉,參見《小紅娘》篇,加上演員本身自帶的流量,只要劇情不亂飛這部劇就能有不錯的成績,所以觀眾可以看到《淮水竹亭》剛開播數據一路示好,愛奇藝開播首日熱度突破7500大關,次日更是突破了8000大關。然而,對比同系列前作《月紅篇》(集均播放量3448萬)和同期玄幻劇《念無雙》(集均1262萬),其后續表現仍存隱憂。
《淮水竹亭》首播數據亮眼,愛奇藝熱度突破7500,位列平臺飆升榜第一。然而,對比同系列前作《月紅篇》(集均播放量3448萬)和同期玄幻劇《念無雙》(集均1262萬),其后續表現仍存隱憂。
網友好評集中在演員大戲和古裝美學上
配置上《淮水竹亭》湊齊了近期熱門演員:丁禹兮、孟子義、侯明昊、章若楠、沈月等(雖然是拍攝結束后才升的咖,但不可否認,這樣的配置也給了一定的數據加持)。
服道化方面,作為《狐妖小紅娘》系列的續作,延續了高水準的服化道設計。劉詩詩飾演的東方淮竹以一襲綠衣舞劍的場面被贊為“年度最美打戲”,竹林場景的實景拍攝與水墨風特效結合,呈現出電影級質感。配角陣容的顏值與造型同樣吸睛,如孟子義的紅衣反派、周潔瓊的雙面人設,均被網友稱為“古偶顏值天花板”。
制作方面,劇組以《寒林平野圖》為靈感設計黑苦情樹,竹林打斗結合《
流浪地球》特效團隊打造的“竹葉化劍”,被贊“武俠與奇幻的融合實驗”。劇中陽炎如鳳凰展翅、劍術結合水墨動畫的特效設計被贊“經費在燃燒”,淮水竹亭等場景高度還原漫畫,滿足了原著黨的期待。
差評焦點只要集中在劇情和演員演技方面
盡管開播僅6集,原著粉已指出關鍵情節被刪減甚至魔改,人妖矛盾被簡化為“黑狐操控”,主線從家族權謀轉向言情,原著黨怒斥“消費IP情懷”;新增南宮家族支線、王權醉CP等設定遭質疑“注水”。人物性格也被簡化,王權弘業的俠氣被削弱,更像“古偶套路男主”。
近幾年玄幻劇近年整體式微,劇情上不吸引人很容易造成反噬,就拿前作《月紅篇》來說,觀眾對“打怪戀愛”套路的厭倦加劇了《淮水竹亭》的口碑分化。
另一方面則是針對演員,劉詩詩雖在打戲和造型上獲贊,但部分觀眾認為其表演仍局限于“清冷面癱”模式,尤其在情感爆發戲中眼神空洞的問題再次被提及,觀眾喜歡看美女,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演員。張云龍則被批臺詞生硬,古裝儀態欠缺俠客風骨,“霸總皺眉”與女主缺乏化學反應,情感戲被嘲“AI談戀愛”。
劉詩詩的舒適圈:古裝賽道的雙刃劍
對劉詩詩本身是具備一定的濾鏡的,但是近幾年的作品,除了《一念關山》比較突出重圍之外,均沒有得到預期效果,就說前段時間的《掌心》數據就并不好看。
劉詩詩的標簽是“古裝一姐”,其古典氣質、儀態管理(如常年芭蕾訓練塑造的天鵝頸)和打戲功底(《一念關山》提前半年武術訓練)成為核心競爭力,近幾年劉詩詩的作品均集中在古偶市場,延續了她“清冷美人+武俠打戲”的經典模式,但觀眾審美疲勞已顯:
近年作品如《醉玲瓏》《女醫明妃傳》類型相似,角色內核趨同,均以“隱忍堅韌”為標簽。即便在《掌心》中嘗試復仇型“黑蓮花”,仍被批“美則美矣,缺乏突破”。
同期85花中,楊冪通過《哈爾濱1944》嘗試諜戰,盡管成績并不出眾,但是已經讓觀眾看到了楊冪轉型的開始,趙麗穎憑《風吹半夏》轉型商戰并成功獲獎,唐嫣在《繁花》中顛覆形象也頗受好評。反觀劉詩詩,仍困于古偶“美強慘”框架里。其實可以看出,劉詩詩的端莊儀態已經成為表演枷鎖,每部戲都被打上“儀態”“武打”的標簽,以至于讓人很難撇開這兩個因素去投入到她所演繹的劇情里,是優點也是缺點。
劉詩詩的優勢在于古典氣質與打戲功底,但若僅將古偶視為“安全牌”,終將陷入“高熱度低口碑”的循環。從《步步驚心》的若曦到如今的淮竹,劉詩詩需要一場真正的“角色革命”——不是用美貌復刻經典,而是以演技重塑靈魂。畢竟,觀眾會為“AI美人”短暫駐足,卻只會為“靈魂演員”長久喝彩。
(以上播放數據截止4月29日11: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