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OpenAI與微軟的合作被譽為“科技界最好的兄弟情誼”,但如今這段關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雙方在戰略、資源分配和未來愿景上的分歧逐漸公開化,這場硅谷“聯姻”的裂痕已難以忽視。
分歧的核心:算力、AGI與獨立性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CEO薩姆·奧特曼與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 算力爭奪:OpenAI希望從微軟獲得更多頂級芯片和云計算資源以支持其大模型研發,但微軟表示已“提供所能提供的一切”,并認為OpenAI的需求遠超合理范圍。
- AGI愿景沖突:OpenAI堅信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將實現,并試圖通過合同條款(AGI達成后可調整與微軟的關系)爭取主動權。而納德拉公開質疑AGI的炒作,認為技術距離人類水平智能“還差得遠”。
- 微軟的“去OpenAI化”:為減少依賴,微軟秘密啟動自研大模型項目,甚至挖角OpenAI的競爭對手Inflection團隊,由前DeepMind聯合創始人穆斯塔法·蘇萊曼領導。這一舉動激怒了OpenAI高管,尤其是蘇萊曼團隊與OpenAI員工的直接沖突事件。
合作變“競合”:微軟的雙線押注
盡管納德拉公開強調“與OpenAI的合作依然穩固”,微軟的實際行動卻暴露了其戰略搖擺:
- 資金博弈:在OpenAI董事會“宮斗”奧特曼后,微軟暫停了追加投資的計劃,轉而要求以140億美元換取更多股權和控制權。
- 替代方案:微軟與Oracle達成協議,允許OpenAI從第三方獲取算力,但這一妥協被解讀為微軟逐步松綁合作的信號。
- 自研野心:蘇萊曼團隊的組建和微軟Copilot的優先推廣,表明微軟正加速擺脫對OpenAI技術的單一依賴。
OpenAI的突圍:尋找新盟友與資金
面對微軟的收縮,OpenAI積極尋求多元化支持:
- 引入新投資者:蘋果、英偉達和阿聯酋MGX等成為潛在合作伙伴,蘋果甚至一度接近將ChatGPT集成至iPhone,但因OpenAI高層動蕩而暫緩。
- 財務壓力:2024年OpenAI預計虧損50億美元,計算成本到2029年可能飆升至375億美元,迫使奧特曼加速融資(如近期66億美元輪次)并降低成本。
未來走向:破裂還是重塑?
雙方仍處于“競合”的微妙平衡中:
- 微軟的制約:作為最大金主,微軟可阻止OpenAI的營利化轉型,而OpenAI董事會也能通過條款切斷微軟對尖端技術的訪問權。
- 共同利益:在全球AI競賽中,雙方仍需彼此——OpenAI依賴微軟的云基礎設施,微軟則需OpenAI的技術領先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