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心堂”)發布2024年年報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一心堂業績持續承壓,2024年增收不增利,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降。“跑馬圈地”帶來的成本壓力直觀反映在業績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心堂及其全資子公司共擁有直營連鎖門店11498家,2024年新開門店1867家,凈增加1243家。面對持續承壓的業績,一心堂的擴張之路將何去何從?
“跑馬圈地”增加成本與風險
資料顯示,一心堂成立于2000年11月8日,2014年7月2日登陸深交所,主營業務為醫藥零售連鎖和醫藥配送業務,其中醫藥零售連鎖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主要以中西成藥為主,其次包含中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及其他個護美妝業務。
自2014年上市至2022年,一心堂業績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態勢,其中營業收入由44.28億元持續增長至174.32億元,歸母凈利潤從2.97億元逐年增長至10.10億元。2023年,一心堂遭遇上市以來首次業績下滑,實現營收173.80億元,同比下降0.29%;實現歸母凈利潤5.49億元,同比下降45.60%。
此后,一心堂業績持續承壓。2024年一心堂增收不增利,營業收入為180.0億元,同比上升3.6%;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下降79.2%。2025年第一季度,一心堂營收、凈利潤雙降,實現營業收入47.67億元,同比下降6.53%;歸母凈利潤1.6億元,同比下降33.83%。
近年來,一心堂新開門店數量每年均保持在1000家以上。2020年至2023年,一心堂新開業門店數量分別為1155家、1603家、1009家、1381家。2024年,邁入“萬店俱樂部”的一心堂仍在加速擴張,新開門店數量達1867家。
一心堂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大量新開門店導致運營成本費用增加,房租、裝修、人工、日常辦公等費用會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等比例增加,但其銷售處于提升階段,新店和部分次新店還處于前期虧損階段,導致公司整體利潤下滑。
在最新年報中,一心堂亦表示,大規模收購門店可能帶來擴張風險,導致運營成本激增,管理難度增加。對此,一心堂實施“棋盤化”布局策略,制定嚴格的收購評估和整合計劃,增強門店間協同效應;注重精細化管理,優化供應鏈,精準選址提高單店產出,通過數字化轉型和多元化經營拓展收入,平衡規模與效益。
去年退回醫保基金逾千萬
此前,受國家醫保局約談事件影響,一心堂的管理情況一度遭到質疑。
2024年6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消息,醫保部門在基金監管工作中發現,一心堂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為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為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匹配、處方藥銷售不規范等問題,造成醫?;饟p失,因此,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對一心堂有關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按照約談要求,一心堂隨即開展自檢自查工作。國家醫保局官網2024年8月16日發布的《一心堂藥業集團整改情況》顯示,一心堂針對約談要求以及醫療保障機關出臺的《2024年定點零售藥店使用醫?;鹭撁媲鍐巍?,從是否存在“虛假開藥、串換藥品、超量開藥、代為其他藥店進行醫保結算、日常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對全集團9179家直營連鎖醫保定點藥店,自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30日醫?;鹗褂们闆r開展自查自糾,并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其他醫?;鹗褂脝栴},已退回違規問題涉及醫?;?070余萬元。
在最新的年報中,一心堂表示,近年來,醫保政策推進如“雙通道”、門診統籌、異地就醫等,使得醫保基金監管面臨新情況新問題,藥店醫保基金用量增大,違規風險增加,各項新醫改政策體系由于涉及面較廣,具體執行需要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如果公司無法及時根據政策變化,進行業務模式創新和內部管理提質,則有可能給公司經營帶來一定風險。
線上業務市場競爭激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門店經營外,一心堂還在大力發展線上業務,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2024年,一心堂新零售板塊實現同比增長47.6%,其中O2O即時零售渠道貢獻率達78.2%。據悉,一心堂的新零售業務精準聚焦消費者“急用藥”與“隱私用藥”的服務場景需求,同步拓展即時零售渠道非藥類大健康商品線,構建“健康需求響應+生活品質升級”雙維服務體系。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零售終端實體藥店(含O2O)和以阿里健康與京東健康等為代表的網上藥店的藥品銷售規模達5740億元,同比增長3.7%,網上藥店占比持續增加,電商銷售已成為零售終端較為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
不過,近年來隨著線上醫藥電商的崛起,競爭日益激烈。例如,叮當快藥 、美團、餓了么、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都提供藥品即時配送服務。此外,同為知名醫藥零售企業的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參林”),也在積極探索新零售商業模式,在O2O業務上,大參林建立了以用戶為中心、30分鐘到家的24小時送藥服務。
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導致這一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已提及的新開門店成本增加外,是否還有其他關鍵因素?當前業績承壓下,公司對門店數量的增長目標是否會做出調整?2024年公司新零售板塊成績顯著,但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公司線上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否會探索新的線上銷售模式或合作渠道?針對上述問題,4月29日,新京報記者向一心堂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