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有鮮棗和干棗,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新鮮的棗,性質甘涼,可以利腸胃,多吃則助濕熱。夏末,鮮棗上市,這時,仍是暑期,濕熱仍比較重,如果再多吃棗,體內的濕熱就更盛了?,F在鮮棗上市是越來越早了,據說,過早上市的棗不一定是自然成熟的,很多果農為了趕早將棗上市,賣個好價錢,就會將青棗采下來,想辦法催熟。催熟的棗,酸澀收斂的性質會強一些,既助濕熱,又斂邪氣,對身體健康就不好了。小孩尤其不要多吃新鮮的棗。
鮮棗晾干后,就是干棗,性質平和,甘溫,補脾養胃、補充津液、潤肺、安神、解毒,烏頭、附子、天雄、川椒的毒,都可以用棗來解。
棗也是北方產的好。堅實、肉多核小的棗,對人體的補養是最佳的。入藥的棗是黑大棗,它長得很大、很堅實、肉也厚。要是沒有這種黑大棗也可以用紅棗,還是得挑個大肉厚的。
干棗肉點燃,有驅邪避穢的作用,所以有一種避瘟疫的熏香,就用棗肉為輔料來定型。
即使是干棗,也不能多吃。多吃就容易壅氣、生蟲、助熱,還容易傷牙齒、生痰?,F在很多養生專家都說吃棗有多好,他們引經注典:歷代醫家都說吃棗好呀!其實,在古代,人們吃得都比較簡單、清淡,甚至有很多人溫飽都沒有解決,他們的脾胃是空虛的。當時,很多人的病就是餓出來的,是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的,給他們開藥,里面放一點棗,甘溫補中,他們吃下去就會感覺非常舒服。而現代人的很多病都是撐出來的,吃得太多、太好、太雜,胃里塞得滿滿的,再讓他吃棗,有害無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