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譯文
通曉天文的人戴術氏冠,熟悉地理的人穿草鞋,善于處理糾紛的人佩戴解編錐,射箭嫻熟的人佩戴扳指,統帥三軍的人手持搢笏。
制作衣服一定是按照規(guī)矩裁剪,針腳要想墨線一樣筆直。
所以說,君子的服裝配飾妝容都要合乎規(guī)定,和他們的品德相得益彰。所以只要觀察一個人的外在就能夠判斷出他的品行才能。
詩經有云:“芃蘭之枝,童子佩觿。”說的就是配飾和身份相同匹配的道理。
02
原文
知天道者冠鉥,知地道者履蹻,能治煩決亂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能正三軍者搢笏。
衣必荷規(guī)而承矩,負繩而準下。
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象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
詩曰:“芃蘭之枝,童子佩觿。”說行能者也。
03
鉥:即術氏冠,也被稱為鷸冠。傳說中,鷸鳥鳴叫就說明要下雨了。所以,知道這個規(guī)律的人就能夠知道什么時候下雨。
蹻(jue,二聲,絕):多音字,這個音通“履”,意思是草鞋。
觿(xi,一聲,西):用象骨制作的解繩結的錐子,也可以用作配飾。
韘(she,四聲,射):就是扳指,戴在大拇指上的,用來射箭的工具。
搢笏:即笏板,大臣上朝時候手持的板,有木制的,有玉制的,也有象牙制的。
04
我不太認可這一篇講的道理。這一篇的道理是用在君子這個群體里面的。就是如果你要判斷的人是一個君子,那么用這一套理論可能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把判斷的范圍擴大到所有人,這就不好說了。因為有人把自己偽裝成君子來獲取利益。
還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外在的這些東西障了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