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適逢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誕辰255周年,也正值國內知名室內樂組合“基因三重奏”成立20周年。為紀念這一雙重藝術盛事,基因三重奏攜手天津安里甘藝術中心,啟動“基因三重奏合作20年——貝多芬鋼琴三重奏系列音樂會”,以四場音樂會紀念20年時光。4月26日,基因三重奏成員之一、鋼琴家張佳林率先以一場學術導賞講座“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為觀眾揭開音樂之旅的序幕。
基因三重奏由鋼琴家張佳林、小提琴家張精冶、大提琴家宋昭于2005年創立,三位成員均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三十余載同窗情誼與藝術共鳴成就了組合獨特的默契。成立以來,組合始終秉持“回歸音樂本質”的理念,在全國舉辦逾百場專場音樂會,并多次登陸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國家大劇院等文化地標,通過“講演結合”的創新形式推廣室內樂經典。此次20周年系列音樂會,既是他們對貝多芬音樂遺產的致敬,亦是對自身藝術初心的回望。
張佳林老師在預熱講座中,不僅回顧了基因三重奏20年來的藝術歷程,還深入解析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的創作背景、風格演變、演奏特點,為即將亮相的“貝多芬鋼琴三重奏系列音樂會”提供精彩紛呈的聆賞線索與角度。
此次系列音樂會選址天津安里甘藝術中心,這座百年歷史建筑為音樂會賦予時空交疊的儀式感。藝術中心負責人郝博雅表示,“基因三重奏與天津淵源深厚,2005年他們首次以完整組合亮相便是在天津師范大學。此次20周年慶典回歸津門,在安里甘的穹頂下演繹貝多芬,堪稱藝術與建筑的完美共鳴。”張佳林亦對演出場地贊譽有加,“走進這座建筑,音樂仿佛有了實體,磚石縫隙間回蕩著歷史的回響,這種體驗無可替代。”
即日起至8月,基因三重奏將以每月一場的頻率,系統呈現貝多芬八首鋼琴三重奏作品:系列之一“繼往開來的先聲”5月17日19:30,系列之二“管與弦的和鳴”6月14日19:30,系列之三“致永恒的愛人”7月12日19:30,系列之四“三重奏的巔峰”8月9日19:30。張佳林表示,“期待在未來的4個月,每月與大家相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