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弦音流轉、名家云集,隨著五月音樂節藝術總監呂思清領銜“弓弦盛宴V”音樂會的上演,國家大劇院2025五月音樂節正式拉開大幕。這場匯聚中外獨奏名家的音樂盛宴,以橫跨巴洛克、浪漫主義與現代風格的經典旋律與創新編排,為首都觀眾獻上了一場高水準的藝術饗宴,也標志著為期25天的“樂彩紛呈”主題的五月音樂節的全面啟航。
“弓弦盛宴”特別策劃始于2018年,音樂家們歡聚一堂、中外曲目薈萃上演的形式詮釋了室內樂的精神內核。今年音樂會由小提琴家呂思清領銜,攜手黃蒙拉、錢舟、朱凱源、蘇貞、揚·沃格勒、王滔、孫穎迪、沈凡秀等中外獨奏名家以及青心室內樂團輪番登場,以多元陣容演繹巴洛克至現代作品,打造了一場橫跨時空的聽覺奇旅。
今年的“弓弦盛宴”以巴赫的《G大調第一號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前奏曲啟幕。大提琴家揚·沃格勒以醇厚音色勾勒出巴赫音樂的深邃哲思。隨后,呂思清與青年小提琴家朱凱源、鋼琴家孫穎迪亮相,以肖斯塔科維奇《為雙小提琴與鋼琴而作的五首小品》展現俄羅斯音樂的詼諧與張力;小提琴家黃蒙拉與孫穎迪則通過伊薩伊改編的圣-桑《圓舞曲隨想曲》,重現了圣-桑筆下的巴黎光影。單簧管演奏家王滔、小提琴家錢舟與孫穎迪合作哈恰圖良三重奏,民間旋律與快速音群的交織,將亞美尼亞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后呂思清與中提琴家蘇貞登臺獻上哈爾沃森改編的亨德爾《弦樂二重奏“帕薩卡利亞”》,將巴洛克時期的復調音樂賦予新生命。朱凱源與揚·沃格勒也再次登臺,奏響拉威爾《為小提琴與大提琴而作的鳴曲》第四樂章,他們的演繹將印象派的光影流動凝固于琴弦。上半場最后,呂思清領銜的“全明星陣容”奏響胡堯改編的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以全新形式重構這首經典旋律。
下半場,青心室內樂團登臺,與多位獨奏家上演了協奏對話與“四季”蒙太奇。蘇貞與揚·沃格勒首先帶來了為中提琴和大提琴改編的維瓦爾第《G小調雙大提琴與弦樂協奏曲》,搭配羽管鍵琴沈凡秀的通奏低音,還原了巴洛克協奏曲的宮廷氣派。呂思清與王滔的組合奏響了巴赫《小提琴、雙簧管與弦樂協奏曲》第一樂章,與青心室內樂團合作演繹出巴洛克協奏曲的精妙平衡。
音樂會的高潮來自《中國四季》與維瓦爾第“四季”的聯奏。黃蒙拉、朱凱源、錢舟、呂思清的小提琴與沈凡秀的羽管鍵琴以及青心室內樂團的協奏,將巴洛克時期的意大利田園詩與傳統的中國節氣意象并置——維瓦爾第不朽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片段與美杰音樂委約青年作曲家文子洋創作并題獻給呂思清的《中國四季》片段交相輝映,從春之對話,到夏之碰撞,再到秋之交融,直至最后的冬之升華,觀眾們在音樂中感受到古今對話、文化交融的無限魅力。
最后,呂思清、黃蒙拉、錢舟、朱凱源、蘇貞、揚·沃格勒、孫穎迪全體登臺,獻上胡堯改編的經典名曲聯奏,勃拉姆斯《匈牙利狂想曲第五號》、馬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里姆斯基-柯薩科夫《野蜂飛舞》等耳熟能詳的旋律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在歡快的節日氛圍中,藝術家們也對觀眾的熱烈掌聲報以回饋,接連返場加演《梁祝》選段、《查爾達什舞曲》和《一步之遙》等中外名曲。
5月2日,“弓弦盛宴V”音樂會將繼續上演。國家大劇院2025五月音樂節由此拉開大幕。本屆音樂節以“樂彩紛呈”為主題,在5月1日至25日期間于國家大劇院、北京藝術中心呈獻27場精彩演出,眾多國際名家名團將陸續登臺獻藝。
攝影/劉方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