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報道,外交部明確回應,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 。近期中美之間的交鋒態勢,引發全球關注。這場從經濟領域燃起的“戰火”,已然成為一場全方位的博弈,而隨著局勢發展,有一個事實愈發清晰——交鋒到最后,最大成果不是中國勝了,而是美國再無手段控制中國。
先看貿易層面。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本想借此壓制中國出口,讓中國在經貿規則制定等方面對美讓步。可現實卻狠狠“打臉”美國。中國制造業體系完備、產業鏈韌性強,大量美國零售商難以輕易找到“中國制造”的替代品。就像近期多家媒體報道,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等美國零售巨頭,已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發貨,關稅由美方買家承擔。此前美國政府為限制中國商品,頻繁揮舞關稅大棒,不少中國商品被加征高額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但美國消費者離不開物美價廉的中國貨,美國企業也依賴中國穩定的供應鏈。數據顯示,中國是美國3個州的最大出口市場,32個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場以及43個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場,2022年美國對華出口還在美創造了93.1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政府一意孤行加征關稅,最終讓美國企業利潤受損、消費者生活成本上升,美國政府也未能實現控制中國貿易的目的。
在科技領域,美國同樣招數用盡。美國長期以來,在芯片等關鍵技術上對中國實施封鎖,妄圖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從限制芯片出口到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可中國并未因此停下前進腳步。中國在科研投入上持續發力,培養了大量優秀科研人才,國內市場廣闊也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土壤。
以5G技術為例,中國企業在全球5G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技術實力領先。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領域,中國同樣成果頻出。美國雖能一時限制部分技術出口,卻無法阻擋中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浪潮,無法再掌控中國科技發展節奏。
特朗普(資料圖)
再把目光轉向金融領域。美國試圖利用美元霸權,在金融方面制裁中國,比如限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對部分金融機構進行制裁威脅等。但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強與其他國家貨幣互換合作。中國還不斷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增強金融體系穩定性。美國想依靠金融手段控制中國經濟,難度越來越大。
軍事安全方面,美國在中國周邊小動作不斷,頻繁派遣軍艦、飛機抵近偵察,還拉攏盟友對中國進行軍事圍堵。然而,中國持續加強國防建設,提升軍事現代化水平。中國擁有先進的防空反導系統、航母編隊等,具備強大的自衛防御能力。而且,中國在國際軍事合作中積極作為,與眾多國家保持良好軍事交流關系,打破美國的軍事圍堵。美國在軍事上也難以對中國形成絕對控制。
外交層面,美國曾試圖拉攏盟友孤立中國。但中國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發展對外關系,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在應對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中國積極貢獻力量,展現大國擔當。越來越多國家認識到,與中國合作能實現共贏。像在亞洲地區,眾多國家不愿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而是積極與中國開展經貿、文化等交流合作。美國孤立中國的外交策略難以得逞。
特朗普(資料圖)
從各個關鍵領域來看,美國對中國的控制手段逐一失效。中美交鋒促使中國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身、提升實力。這場交鋒最大成果,不是簡單判定誰輸誰贏,而是讓美國意識到,對中國已無有效控制手段。未來,中國將在國際舞臺上憑借自身實力,堅定走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道路,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