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化名)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
初入職場后
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
逐漸出現了嚴重失眠
情緒低落、不愿交流、脾氣暴躁等
甚至開始對他人產生猜疑
導致工作難以繼續
就醫后,他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醫生開具了精神類藥物治療。服藥幾天后,小張整天昏昏欲睡,反應也變慢了。他的媽媽非常擔心兒子長期服藥會損害大腦,甚至讓他“變傻”,正準備擅自停藥······
且慢!抗精神病藥真的會讓人“變傻”或“把腦子吃壞”嗎?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1
精神類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情緒穩定劑等)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過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水平,幫助恢復大腦功能的平衡,從而改善精神癥狀。
以抗精神病藥為例,它們主要通過阻斷多巴胺D2受體,調節多巴胺能神經傳遞,減少多巴胺在某些腦區(如中腦邊緣系統)的過度活動,從而緩解幻覺、妄想等陽性癥狀。同時,部分藥物還通過調節5-羥色胺、谷氨酸等其他神經遞質,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從機制上看,抗精神病藥的作用類似于為過度活躍的神經系統“踩剎車”,幫助大腦信號傳遞恢復正常。這種調節并非簡單地抑制大腦功能,而是通過恢復神經遞質的平衡,使大腦重新回到穩定的工作狀態。用比喻來說,抗精神病藥更像是為大腦提供了一次“系統修復”或“優化調整”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的“殺毒”或“重啟”。在科學治療下,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思維、情緒和行為功能,而非損害大腦。
2
在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藥物的初期階段,患者可能會體驗到嗜睡、反應速度減慢,甚至出現短暫的記憶障礙。
這些癥狀實際上與藥物對神經遞質水平的調節作用密切相關。這就好比新軟件安裝后的系統需要一段時間來磨合,這些不適感通常會在2到4周內隨著身體的逐漸適應而逐漸消失。
然而,這些暫時的副作用常被誤解為“智力下降”或“變傻”,實際上這只是藥物起效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并非對大腦功能的永久損害。
3
藥物治療的核心目標是阻止疾病對大腦的進一步損害,并通過調節神經遞質平衡,幫助患者恢復認知和情緒功能。研究表明:
短期效果:藥物可緩解急性癥狀(如幻覺、妄想、情緒波動等),為功能恢復奠定基礎。
長期效果:堅持規律服藥的患者,其記憶力、注意力和執行功能等認知能力在一年以上的治療后顯著改善。
預防復發:持續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避免因反復發作導致的神經可塑性損傷。
科學觀念:規范治療是關鍵。
治療精神疾病就像一場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參與的馬拉松。對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科學用藥以及康復訓練,是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關鍵。
經過與專家的溝通,小張的媽媽對精神科藥物治療有了科學的認識。經過半年的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小張的情緒逐漸穩定,睡眠質量顯著改善。一年后,他成功重返工作崗位,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副作用≠永久損傷:大多數副作用是暫時的,會隨著身體適應而減輕。
拒絕用藥≠保護大腦:不及時治療反而可能導致病情加重,進一步損害認知功能。
醫患溝通是關鍵:遇到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才能實現最佳療效。
精神疾病的治療
需要科學的態度和長期的堅持
規范用藥是恢復健康的基石
精神科用藥問題
歡迎來藥學門診咨詢
作者簡介
鐘雪芬
藥劑科主管藥師
藥學門診
藥學門診是藥師在門診為患者提供的用藥評估、用藥咨詢、用藥教育、用藥方案調整建議等一系列專業化藥學服務。
一、服務范圍
1.正在使用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如與食物的關系、藥物保存等);
2.解讀血清藥物濃度報告、藥物基因檢測報告;
3.對疑似出現藥物不良反應進行鑒別及處理;
4.因同患多種疾病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希望咨詢如何更科學、合理用藥的;
5.正處于特殊生理情況下(如妊娠期、哺乳期、肝腎功能不全)的用藥風險評估與用藥選擇;
6.有其他藥學服務需求的。
二、出診時間
每周二、周四下午(14:00-17:00)。
三、出診地點
門診一樓藥學門診(9號診室)。
四、如何就診
取藥后如有需要藥物咨詢的,患者可憑本院當日就診號或藥品付費清單至藥學門診(9號診室)免費咨詢。
五、注意事項
1.服務對象主要是診斷明確、對用藥有疑問的患者。
2.藥學門診不開藥,只提供藥事咨詢服務,免收掛號費。
3.就診時盡量攜帶齊全的診療資料并告知正在服用的藥物或者藥品清單(藥品外包裝)。
團隊介紹
李美月
副主任藥師
執業藥師,臨床藥師。自2011年開始從事臨床藥學,2013年取得國家臨床藥師資格證,具有豐富的臨床藥物治療經驗。
莫婉歡
主管藥師
畢業于廣東藥科大學。曾到廣州市腦科醫院及康華醫院進修臨床藥學,在精神科藥物相互作用分析及藥物濃度分析有較豐富的經驗。
市七院臨床心理健康中心(麥洲島院區)正式運營。
市七院開設心理護理門診(麥洲島門診)。
市七院新涌院區開設抑郁、焦慮、記憶、成癮專病門診。
便民升級!新涌院區2024年4月1日起開設夜間門診。
六種精神障礙辦理特定門診報銷比例提高到85%。
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交通指引。
供稿:藥劑科鐘雪芬
編輯:肖韶興
一審:許紅
二審:潘翠芬、劉潔
三審:李永勝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注重分享,圖片資料僅用于科普公益宣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私信后臺或公眾號留言,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59年,是東莞市直屬非營利性三級精神專科醫院。醫院所處麥洲島四面環水,風光旖旎,是亞洲自然環境最好的精神心理專業機構。黨建引領,醫防融合,打造了成人精神、睡眠醫學、兒少心理、臨床心理、中醫康復等學科。它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堅持公益性不動搖,開創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
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江南社區麥洲島
來源: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